商报讯(通讯员吴飞路放记者许成慧)5月27日下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信用建设处处长邵千龙和杭州市发改委*组成员姚伟明带队到富阳区*公望村,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座谈的形式对“信用+基层协同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和指导。
富阳创建的“信用+基层协同治理”,走出怎样一条治理新模式?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了该综合试点方案。
据介绍,“信用+基层协同治理”主要依托“富春智联”数治一体化平台、“家和码”基层治理、“家庭诚信积分”乡镇试点、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融合初步实现。
目前,“富春智联”数治一体化平台已经纳入了5个街道、13个镇、6个乡,现在系统内共有个社区、个行*村,拘束小区约个,痊愈常驻人口约65万人。
“富春智联”数治一体化平台主要是以“大*建”引领的“五治融合”格局,以“纵横上下”贯通的“富春智联”治理机制,以“互联共享”集成的“富春智联”路径,通过感知模式提升、管理模式提升和服务模式提升三位一体,从而形成社区舒心、安防放心、*府省心、居民安心的互联、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之路。
“家和码”则已完成全区户家庭建档(公安户籍户)。镇村两级妇联组织主导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数余件,对户“红*码”家庭落实一户一策的解码举措,已有68户家庭实现了红转*、40户家庭实现了红转绿、户家庭实现了*转绿。从源头上防范化解了家庭矛盾纠纷的激化升级,实现社会治理精密智控。
不仅如此,“家庭诚信积分”也已经在镇街试点多点开花,其中,东洲村和*公望村行*村共计户家庭均参与了公望家庭指数测评工作,试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另外,鹿山街道在江滨村和五四村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行家庭道德积分工作,着力提升村民道德建设,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诚信守法、移风易俗的文明乡风,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据了解,目前,富阳*公望村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融合初步实现。以东洲街道“家庭公望指数”系统管理平台为例,“家庭公望指数”每月更新一次,更新后的信息可同时在东洲街道家庭诚信管理系统APP端实时查询。
多元化的信用应用也给“信用+基层协同治理”的方案模式奠定了基础。比如,富阳区发改局通过与富阳农商银行合作,开发信用评价金融服务平台。“先看病后付费”的服务模式目前已经签约了55万市民,门诊服务又万人次,住院6万人次等。
“信用+基层协同治理”模式,力争在年前推广覆盖至富阳全区。并以“公网诚信家庭指数”为抓手,进行“公望诚信家庭””、“公望诚信社区(乡村),“公望诚信街道(乡镇)的创建和评比。
在听取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后,调研组与基层有关部门同志围绕“信用+社会治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实现路径,以及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