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布
自1月25日大年初一杭州市第一批医疗队驰援武汉以来,至今已有多名白衣战士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在这段注定会被历史铭记的岁月中,他们感受最深的是温暖和感动。
患者的信任与感动,
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这个靠病人很近的小伙子是富阳区一院护理组长蒋建*,医院。
夜班接班时,他发现这位62岁女性病人人机对抗明显,无创通气效果不好,他鼓励病人说:“我们是浙江医疗队的,来帮助你们一起度过难关,你要放松心情,有信心才能战胜病魔”。因为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他只能很近距离地鼓励与倾听,尽管这样操作会使感染的风险加剧,但看到患者很快适应了呼吸机,对着他竖起了大拇指,他感觉“很值得”。
医院、医院、医院光谷院区,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病人得知他们来自浙江杭州,竖起的大拇指、眼中流露出的信任与期待,感动和鼓励着每一位队员。
医院,第一批杭州医疗队的队长林乐清战“疫”将近一个月了。这么多天过去,他们已送走了近百名康复患者,也被很多患者感动到泪目。元宵节出院的武汉四院肿瘤科医生,离开病房的时候向着他的方向鞠了个90度的躬;10日出院的5位病人,在他查房时喊:医生万岁!他的患者中有两个“波”,2月17日出院的L波是武汉四院的骨科医生,他爱人是医院呼吸科医生,一直未下火线。他出院时表示: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去献血浆,用血浆去救治那些危重的病人,能出一份力就尽一份力,吃得消的话,也要去一线跟大家一起去战斗。71年的W波是一名警察,他说“病好了要尽早回到岗位上”。
同样在武医院徐燕平,被一位出院的病人深深感动:“这位80多岁的大爷,出院时拿出银行卡要求结账,我告诉他此次治疗免费,他连连说感激。出病房门的时候,他离我约三米转身挺立,深深给我们鞠了一个躬表达谢意,再一次被感动,从此记住这位没有兵籍的老兵......”
并肩作战!
身边的伙伴就是最坚强的依靠
第三批援汉杭州医疗队中有两个“爸爸”,医院副院长、医疗队领队邓旻是“邓爸爸”,医院工会主席、医疗队副领队毛谦生是“毛爸爸”。
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晓庆和医院护士潘菁菁,用深情的笔触写了下了两首“爸爸”的诗。
“……我们有个大家长
带领二百六十六人逆流而上
与病*打仗
与死神争抗
零感染的重压他一肩力扛
御严寒的物资他四处奔忙
那一抹橘*
在病房酒店里来回穿梭徜徉
疲惫的脸庞
笑容在圆满成功后肆意流淌……“
“毛爸爸新买的衬衫
经过汗水跟含氯消*剂的作用
变成了一件时尚花衬衫。
爸爸的花衬衫下是
一通通的电话、一句句的叮嘱
一件件的物资、一次次的改进。
毛爸爸,武汉太冷了,
我来安排,电热毯到了;
毛爸爸,没有衣服穿,
我来准备,羽绒服到了;
毛爸爸,消*不到位,
我来规划,换衣间好了…”
第三批医疗队到武汉的第二天,医院的内科主治医师张媛慧的生日。“邓爸爸”知道后让酒店食堂烧了一碗长寿面,特别交代“我们的孩子来自杭州,面条要青菜肉丝加鸡蛋,别放辣”。等张媛慧下班回来后,大家围在一起为她唱起生日歌,送上祝福,这一天虽然没有蜡烛,但大家却泪光闪闪。
建德一院的李萍一直在武汉医院重症病房作战,最早到武汉的她也是建德援汉护士姐妹中最年长的,她常用文字和言语为他们助力,自豪地称自己是“大姐姐”。她也会因为住在隔壁的队友徐梦薇的贴心而感动,“这个比我小几岁的舟山女孩、杭州媳妇,她经常给我领物资,悄悄地放在我的门口,暖暖地给我发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