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行情回暖红盘挤压,市场会继续分化吗在杭
TUhjnbcbe - 2023/1/9 21:07:00

01、前言

现在的楼市,有点像是大的*局了。

以前大家房子不够住的时候,房子的确是刚需品;可后来大家都有房了以后,房价还在蹭蹭蹭往上涨,房子就从刚需品,变成了一个投资品。

买房的这个行为,也开始往庞氏骗局的方向去发展了。和旁氏骗局不同的是,房子是个实物在那。

所有投资房产的人,都觉得自己不可能是末班车的接盘侠,总觉得杠杆率还能再继续增加,90后、00后还能结局被割一波韭菜,自己不会是高位接盘侠。

实际上当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就已经到顶了,还抱着过去那种买房就是赚钱的心态,站岗就已经注定了。

另一方面,近几天,就收到近多条有关咨询SKP摇号建议的留言。

回忆中,杭州楼市能媲美这热度的仅有年末的压轴大戏,以及去年85新*后的红盘潮。

区区94套的SKP在杭州楼市乍暖还寒的时期,竟能“以一当百”,引爆全市乃至全省淘金者的购房热情,着实让人始料未及。

事实上,杭州从不缺红盘,但能引发如SKP这般红盘效应的神盘确实屈指可数。

02、杭州楼市行情回暖、红盘挤压

在过去的12月里面,杭州的二手房成交量比11月的套勉强高了那么一点点,截止12月29日下午时,杭州的二手房成交量也才只有套,所以12月最终的成交量比11月,仅高了一点点。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楼市年是房价涨得比较高,但实际的成交量却不及往年。

年杭州二手房一共卖出去了套,和年的10.2万套相比,减少了2万多套,和年的8.06万套相比,也是减少了的,杭州的二手房成交量应该是三年来较低水平。

杭州楼市截止现在,都没有出台太过强力的调控*策。比如说二手房指导价之类的,就连限售限购之类的漏洞,也只是在年里面刚刚补上的。

这点,也能说明杭州楼市的底气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么足。

杭州的房价这一轮上涨主要靠的就是炒作,所以上半年把韭菜割完以后,下半年自己就连续降温了。

在杭州买房的人,还是应该尽量选择新房,二手房房价如果不打7折的话,基本上都是买在高位了。

在小龙虾看来,现在房价的确不能再涨了,因为普通购房者已经无法在楼市里面再赚取利润了。

过去房价普涨的时候,你哪怕是买了一个偏远的房子,你也能跟着房价上涨一起分口汤喝;可是现在房价不普涨了,每次只有那些改善房、伪豪宅才涨,而这些房子普通人根本买不起,普通人能买得起的普通房子房价不涨,这样的话房价每次上涨,都会导致热钱越来越集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就像你现在想要在楼市里面捡笋盘一样,一般笋盘都是要全款现金交易的。你明知道这个房子比市场价低的多,但是因为你拿不出来那么多现金,这个笋盘还是只能被那些有钱的人买走,也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房价不涨,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件好事。

国内以后只有不到5%的二手房房东,能有机会把房子变现,剩下来的95%的房东,都只能当房东了。

二手房的流动性会越来越差,楼市的钱只能在楼市里面流动,很难流到外面去。

回到楼市本身的话题,现在的杭州楼市,不管奥体顶峰红盘的中签率多么低,都不要大惊小怪。

一是开盘套数少,又没有足够多、足够实力的红盘对撞分流;二是行业暖风劲吹一个多月,年的楼市预期又鼓噪起来。

如果单看这些红盘中签率,杭州新房市场一骑绝尘。只要你我愿意,依然可以简单粗暴下一句论断:杭州一房难求,但这不是全部真相。

事实上,红盘以外的市场,已经变得温和起来了。

看看南卧、富阳、下沙、临平北、大江东,以及临安市场,其实想买房自住,这些地方都能轻松上车。

但为什么这些不是主流声音呢?从另一个侧面讲,真正不考虑投资的自住,声音还是比不过另一批人。

过去一年多,顶峰红盘的热度可以说一丝未减,但浩浩荡荡的*策调整,跌宕起伏的二手行情,已经让更多的区域和新盘回归理性,变得“不那么或不值得投资”。

杭州想要更好地落实“房住不炒”,想要在经历阿里风波、薇娅被罚等事件后,依然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接下来,杭州还要再使点劲挤出更多的投资属性。

杭州人精疲力尽,太需要一个慢下来的楼市了,没人能整场马拉松都保持冲刺状态。

03、市场会继续分化吗?

楼市里面有一些人,明明自己当时买房的时候,就是抱着自住的心态去买了的,根本没有想过投资这个概念,也不知道后面房价会上涨。

现在看到自己曾经买的房子房价上涨了两三倍,就跟周围说自己当年买房不是为了自住,就是为了投资,接着就吹嘘自己多有眼光,知道这个地方能发展得起来之类的,实际上当年他买郊区,就只有一个原因,郊区房价低,市区的他买不起。

把过去靠着时代的红利,吹成自己投资的能力,这才让不少人觉得有很多人投资房产赚钱了。

实际上把年之前那帮刚需买房的人给排除掉,从年之后买房的,到现在能赚钱的5%都不到。

另一方面,深圳二手房成交冷清,新房也卖不动了,小龙虾觉得原因是二手房指导价下,深圳房价没有上涨预期,购房者对楼市没有信心,都在持币观望,就连刚需也不着急买房了。

让人们花万买入指导价只有万的房子,除了首付要多掏50万外,还会让人们有已经亏损50万的感觉。

让人们花几百万上千万买入一套定价权不在自己手中的房子,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个人的观点是,深圳是经济特区,一向奉行市场经济,二手房指导价本质上是行*定价,现在还在深圳买房的人,其实都是在*二手房指导价会取消。

二手房指导价对深圳楼市的压制非常大,只要二手房指导价还在,人们就很难对深圳楼市抱有信心,要等大多数小区的指导价取消后,人们对深圳楼市的信心才能恢复。

其实人口红利,本质上就是低廉的劳动力。

为什么一直都觉得国外在制造业上不可能找到代替我们的地方,就是因为人口红利虽然快要结束了,但还有人才红利。

放眼全球,你很难找到0块钱就能雇佣一个全日制的本科大学生为你朝九晚六的工作,一个受过那么多年教育的大学,每年的收入就那么点,创造的价值又是多少呢?

如果说国内的人工工资达到了和国外一样的水平,而技术水平又达不到国外那样,那成本低廉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越南、印度等为什么能抢走不少订单,核心因素就国内的人工成本对比以前增加了一些,所以这些资本看到国内生产成本高了,就跑到外面那些成本比较低的地方去了。

现在一边是期盼工资能上涨的打工人,一边是工资一涨,企业要么就撑不住,要么就搬走之间的矛盾。

04、总结

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随着新年的到来,楼市似乎已经出现了部分回暖。

在二手房市场,未来科技城和奥体等板块,成交量逐渐上升;局部板块甚至出现极端高成交案例;上周成交TOP5里,学区房再次上榜......

显然,一大批板块经过市场检验后,价格已经接近平衡点,学区房的价值也逐步夯实。

同时,在上一轮土地出让时,开发商的激情已经完全释放。

各个方面都在暗示着,楼市的信心正在回归。

对购房者来说,理性不盲从当然是NO1的,但遇到恰当的机会时,也一定不要错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情回暖红盘挤压,市场会继续分化吗在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