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春雨时歇时续。在富阳富春街道春华村朱杰家庭农场,白鹭蹁跹,刚刚翻耕过的水田散发出泥土的芬芳,“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横幅分外醒目。
以“喜迎二十大,护航亚运会——稳粮食、促双强、美乡村、共富裕”为主题的富阳区首届插秧(机械、手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新农机展示会正在这里举行。
来自23个乡镇(街道)的25支代表队、50名选手一字排开,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选手们埋头弯腰,左手握秧苗,右手飞快地分苗、插秧,一行插好后就立即后退。很快,一排排嫩绿的秧苗便在田间整齐有序地迅速延伸开来。
这边是脚踩烂泥,手指如飞,那边则是马达轰鸣,15台插秧机全力以赴。每台插秧机上有两名选手,一人驾驶,另一人辅助放秧苗。插秧机驶过处便把秧苗整齐插到田里,水田不一会儿就布满了翠绿的秧苗。
经过激烈的角逐,裁判组最终根据插秧速度、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来自富春街道的选手陈根香获得手工插秧组第一名。她告诉记者:“小时候跟大人们一起去田里干过农活,这是第一次参加插秧比赛,今天虽然只插了15把秧,但腰很酸,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粮食来之不易,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没有经历过‘双抢’(夏季抢种抢收),开展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机械插秧组拔得头筹的是春建乡种粮大户骆宏成。“现在水稻生产耕、种、收、烘干、植保、施肥都实现机械化、智能化了,省时省力,增产增收!”骆宏成说,他自己承包了多亩粮田,每年还帮助周边农户机插秧苗上千亩。
本次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属于富阳区级一类竞赛,前三名获颁富阳区职业技术能手称号,第4——8名获颁富阳区职业技术创新能手称号。富阳区畜牧农机发展中心副主任章飞杰说:“手工插秧的场景如今难得一见,手工插秧比赛其实就是趣味赛,唤回人们对传统农耕习俗的记忆,营造重视粮食生产、爱惜每粒粮食的氛围。通过人机插秧竞赛、新农机展示和演示,更是给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上了生动一课,激发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的积极性。”
农民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富阳区持续开展“藏粮于技、藏粮于地”行动,每年投入近0万元用于粮食生产补贴。对于先进适用的重点农机具,在中央、省市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追加区级补助以及农机首台套等一系列惠农*策,最高可给予购机额70%的补助,全区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7.7%。同时,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开展社会化服务,以规模化作业降低服务购买成本,稳定产量预期,进一步提升种粮效益。富阳以粮食播种面积23.01万亩、粮食总产量10.08万吨的成绩,获得“年度浙江省产粮大县”称号。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三农’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钱江涛表示,今年富阳已把粮食播种面积25.5万亩、粮食总产量10.9万吨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村,做好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的储备与调剂,通过组建*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群众生产互助等各种形式,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