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医院那个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作为《富春山居图》实景地,富阳之美,山水是表,人文是里。在这里,中国山水被赋予强大的文化力量。在千年山水的持久滋养之下,富阳形成特定的文化基因,形成独有的文化风骨。
面对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外延,我们用“一条江、一幅画、一张纸、一批人、一座城”作为富阳的标签。根据区委宣传部的安排,富阳发布联合多家单位推出《富春山居文化解码》系列报道,解析富阳千年文化基因,重新认知审视这片山水之于这座城市的意义。
今天
我们走进“一条江”
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为沙洲赐名
*公望的画作里留下它的倩影
川流富春渚
灵动一条江
,
富阳
平沙积翠朝岚落
曲港微波暮霭浮
富春江中沙洲,谢灵运以“富春渚”名之,*公望以画写之,无数文人墨客留下歌诗无数。烟雨桐洲,孙权故里王洲,“农家乐,旅游者也乐”的新沙岛,还有刚刚建成亚运场馆,呈现出崭新面貌的东洲……
富春江贯通富阳52公里,“两山夹江,江边有城,江中有岛”,自然禀赋独具,“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江中这些沙、洲、渚、岛,作为《富春山居图》上的笔墨落处,在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进程中,各美其美。
富春山居文化里的沙洲
夏日,清晨的雾霭漫过富春江,沙洲、远山若隐若现,宛如水墨。等艳阳高照,水天一色,从空中俯瞰,可见江中平沙积翠,宛如浮玉,间有渔舟荡漾,任意东西。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那么就需要代言人了,对富阳来说,富春江的代言人,最知名的要排两位,其一为严光,其二为*公望,再之后,就是千百年间把富春江走成钱塘江诗路的文人墨客。
子陵垂钓,严光肥遁,在钓台端坐了两千年的严子陵已经成为一个象征,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曾经在富春江一带卖卜鬻画的*公望,则显然要更生活化,也更有烟火气。富春山水终嘉遁,晚年卜居富春江畔的*公望,将对天地人生的感悟都融于笔墨之间。《富春山居图》中,江波浩渺,洲渚相连,傍岸水阁凉亭,坡石杂树间,掩映屋舍人家。
富春山居图的意象,是自在精神在富春山水间的诗意栖居,是画中天人合一的境界里,画家与村夫野老为伍,游憩于自然的情怀。
这一意象,表现在一幅画中,是山水画的可游可居,表现在现实生活,一样是真实的可游可居。
于是,“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一过富春江,南朝诗人,古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就给江上大大小小的沙洲统一命名为“富春渚”。“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他在富春江中观远山云遮雾绕,赞此处好山兼好水,适合终老。
之后,孟浩然早发渔浦潭,“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千百年来,春风浙江水,夜雨富春山。
一代代的诗人,吴均、李白、吴融、苏东坡、范仲淹、李桓、杨维桢、康有为、郁达夫……因时而作,因事而歌。
那些诗词入了这富春江的春水沙洲,有无之间,或雄浑劲健,或冲淡洗炼,或典雅绮丽,山水与人文交融,历史和现代相接。李治钢摄
富春江上富春渚,光绪《富阳县志》地理山川篇中,多有记载:“延长数十里与钱塘沙毗连,隶富阳治东西十五里,南北横五六里。”说的是今天的东洲,而更早的古地图上也是多以“沙”名之,如长沙、中沙、洋涨沙、桐洲沙……南来北往的人群,偶有迁居其上,然后繁衍生息。
这些沙洲,因江水而生,也因江水而没,生生不息。在时间的洪流中,它们被江水冲积成形,又在江水的冲刷中,变化形态,最后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十数个沙洲,就像是陆地飘零的、形态不一的叶子。
富春江上,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一色,影湛波平。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从一首诗到另一首诗,从一阙词到另一阙词,千百年来,江中沙洲,其上依然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宛若桃花源。
七月,富春江已经到了开渔期,江上的这些沙洲,从桐洲岛到东洲岛、五丰沙,舟楫往来,渔舟唱晚。在属于江洲的生活里,只有捕鱼作业中才能窥见一些岛上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从更宽泛的视角看,江洲还是古老的江洲,而生活在岛上的人们,已经将视线从富春江转向了更为辽阔的钱塘江、杭州湾。
富春江渔。有记录的时间很早。
陶渊明在《搜神后记》里叙述:“宋元嘉初,富阳人姓王,于穷渎中作蟹簖。”千百年后,积淀下来的渔具和技法,或古朴,或诗意,或精巧,或激越,“皆穷极巧妙,以与鱼遇”。另外,富阳土俗相传,凡近江处若樟岩山、赤松山、鹿山之巅,石上皆有纬缆痕,土中有螺蚌壳,验之不爽。
富春东三十里有渔浦。
渔浦,虞舜渔处也。
这些被记录在史书里的富春江渔事,片言只语串联起长达数千年的渔猎活动。
晚风隔水起渔歌,拨剌银鳞出碧波。富春江捕鱼很要些见识,要善于观风向识潮汐,还要掌握鱼群的洄游习性,还要记得住一年十二个月里的“吃鱼词”,说得出“枇杷上街鲥鱼到”。
那些生活在沙洲上的渔民,常常子承父业,数代人都以捕鱼为生。现在,新桐乡登记在册的50艘渔船的主人,不少已经将船驶进了富阳城里的水域,并在城区安家落户。他们常常深夜出发,在朝霞中返回陈家弄清水平台,开启一天的渔市。
一江春水一江鲜。青草鲢鳙鲂鲫鲤,鲈鳜鲚鳗鳊潮鳝,虾蟹鳖龟蚌螺蚬,有着14目34科、个品种的富春江鱼,多少故事随江流宛转。
各美其美富春渚
有一段视频,沙洲春雪,烟树萧疏,意趣高古,仿佛富春山居图上下了雪。
里面的沙洲,就是在新桐蛇浦至新店之间的江面上的长沙,距大桐洲不过数里,新桐人称之为缸爿滩。
富春江中的沙洲,在不断积涨、淹没、连并后,至21世纪初,尚有大小沙洲十一处,自上而下依次为大桐洲、小桐洲、长沙(俗称缸爿滩)、王洲(洋涨沙)、月亮沙、中沙、新沙、悬空沙、东洲沙、无名浮沙、大沙(后名五丰沙),合计面积约73平方公里。其中最小的悬空沙,面积只有0.13平方公里。
新桐乡桐洲岛,富阳传说里最古老的沙洲。
在官方的志书和民间的家谱里,上古药学家桐君老人在岛上种药采药,给这座沙洲留了“桐”这个名字。严子陵也来岛上垂钓,“有石濑,世传为子陵垂钓处”。
明万历《严州府志》有关桐庐县内容中载:“桐洲,在县东南四十五。广五十里,南临大江,北有荻港。以富阳赵家渚为界。相传桐君种瓜于此,故名。上有居民四十余家,栖霞、吉祥二寺。”栖霞、吉祥两寺均已毁。如今,去富阳博物馆,还能观赏到吉祥寺遗址出土的石刻罗汉像若干,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俨然世俗生活观照。
岛上遗存《俞氏宗谱》有《桐洲赋》,载:“及予考地志,知昔有仙子名周岩者,采药于此,常倚桐树而庐,以故得名。”也是一说。赋中还有一句“予观夫山环水绕,洲圹沙平,接春江而砥柱,界两郡以中分”。从地理地貌看,桐洲岛到现在也没多少变化。
富春江雨后天晴,遇上比较热的天气,云雾会从江面和江北连绵的群山里升起来,瞬间就将山脚村庄和江中沙洲笼罩。
雾霭横洲,烟飞云敛。新桐山水被这烟云供养,成就《富春山居图》之景,画里画外,千百年如是。
孙权故里王洲,古称孙洲。
“四望皆水,平沙数十里,千家星布,万峰拱列,烟树迷离,桑麻稠密。”在王洲的孙氏宗谱上,记载了富春侯孙明选址王洲的理由,说他见其地突起富春江中,四水环绕,千趣万态,乃构室居之,因名其地曰孙洲。
孙钟在此种瓜,留下“雄瓜地”的传说,而现在的王洲人,依然是种瓜种菜种稻,岛上是田园,岛外是风光秀丽的富春江。
文人笔墨最多的中沙,清康熙《富阳县志》载:“中沙,……宣德旧志富春八景有‘中沙落雁’,即其地也。沙民多栽桕树为业,秋叶绀红映江瑟瑟,道旁麦陇柳林,新篁豌豆点染,颇称佳境。”清代王义祖也赞它:秋水涨平沙,秋风送落霞;隔江一行雁,飞入白芦花。
东洲,古称“长沙”。它长约15公里,宽约5公里,面积36.51平方公里,位于市区之东而得名。钱塘江诗路东洲段,江流绵渺曲围沙,村落纷纷聚水涯,江畔山川浑厚,草木华滋,岛上渔樵耕读、各得其所,江南文化“越名教而任自然”。
山水相融,古今通汇。
新沙岛,“农家乐,旅游者也乐”,曾经的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如今还是沙洲沃野,绿树成荫。盛夏,岛上瓜果满畦,菡萏香飘,一江之隔是桃源。
沙洲的现代畅想曲
六百多年前,*公望被富阳山水勾留,结庐隐居,绘就一卷《富春山居图》。如今,这幅名画带给富阳的意义,不止是珍贵的人文墨宝,还蕴含着对富阳产业发展的引领。
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富阳以《富春山居图》为引子,将产、城、人融合,在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进程中展示富春山居实景地的风采与底气。
而在这过程中,沙洲是富阳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富阳需要珍惜沙洲资源,推出特色文旅项目,谱就一曲现代版的沙洲畅想曲。
今年“五一”假期,天气晴好,乡村游火爆,微旅游、轻旅游成为最大特点,新沙岛、桐洲岛位居杭州市乡村旅游接待量排名前列。
露营“火”出新高度,朋友圈里满屏都是晒露营。桐洲岛上的亚联飞行基地、海岸线皮划艇基地,帐篷铺满了林间草地。人们来岛上露营、烧烤、抓螃蟹、放风筝、采摘桑葚,也可以骑上自行车,沿着岛上绿道骑行。游客们坐皮划艇环岛游览,也乘坐动力伞、热气球俯瞰沙洲。新的休闲的方式,带来新的游览视角,也让人看见更多富春江中沙洲的美好。
刚刚过了汛期的桐洲岛,岛西头的大片枫杨林郁郁葱葱,这片林子清幽,却是岛上一年四季最热闹的所在。林间修了游步道。枫杨之下植物肆意生长,飞鸟穿梭其间,和游人互不干扰。
桐洲大桥下面就是董柳水的皮划艇基地,基地已经运营十年多。挨着富春江,他常常开玩笑说:“我的皮划艇基地每年都是‘新的’,你每一年来看到的都不一样。”这个每一年都要经受富春江水“洗礼”的基地,在不断的“重启”中寻找与江水和谐相处的密码。而每个新开始,都是岛上古老的自然环境和现代的新农村建设互相成就。
王洲岛上的绿禾源农场,这座岛上目前最大的农业园,和乡村旅游一起兴起。这些年,在农场主人朱伟峰的精心经营下,逐渐做出了一点知名度。
这块沙洲,至今仍然是富阳重要的农业区,岛上的人们多以种植、捕鱼为业。王洲岛上,夏天的西瓜、秋天的高粱,冬天的大白菜、萝卜都是富阳人耳熟能详的特产。
在王洲岛的西岛头,是一处天然洪积植物园,生长着一百多种来自富春江上游山林的植物。在这里,紫金牛、华东魔芋、苦竹成片生长。还有一棵偌大的薜荔藤,攀缘着一棵香樟树生长了不知多少年,掉在地上的木莲果,足有两三个无花果大小。
林间的交叉小径,都曾经是岛上的居民在无意中踩出来,上面常常铺着松软的落叶,无数次走进这片林子,自然的,乡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现在的岛头,开发公司已经入驻,人和植物将互相学习接纳,并重新调配对这片土地的使用权,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
江边的绿道,车来人往,到了夏天的夜晚,乘凉和散步的人,有时甚至会从东梓关一直走到富春江和壶源溪汇合处新建成的富阳第一条“悬索式”桥梁绿道上。一路上,坐拥一江碧水,富春山居图就是眼前的风景,时不时可见以江鲜时蔬为主打的餐馆,这些餐馆,主人大部分是村里的渔民,他们借着乡村游的天时地利,率先尝到了乡村振兴的甜头。
而在东洲岛北侧的北支江,已经建成了杭州亚运会水上运动中心,以富春山水为设计理念,建筑主体造型以山峦起伏节奏为基本形态,通过流畅的辅助线融入水的灵动飘逸,而顶部通过覆土形式,成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空中花园”,体现出整个建筑的优美、清新、灵动、大气和开放,为富阳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桐洲岛顺流而下,富春江水映照了五十里春江花月夜的锦绣繁华。从东洲岛逆流而上,是富阳人的负势竞上,是钱塘江诗路上崭新的诗篇。
来源:富阳发布
编辑:李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