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张蓉通讯员江栗峰文\摄
奇怪、惊喜、兴奋、困惑、无措……最近,在杭州市富阳区,因为山上的两座土包,一家山庄的庄主邓丽何来根夫妇的心情在连续几天内跌宕起伏。
今年9月开始,工人在荒废多年的大山上,建设山地自行车赛道,不想,竟出现了前所未见的“拦路虎”——两座直径近10米的土包。它们到底是什么?要拿它们怎么办?
1】半山腰撞上“拦路虎”
两座直径近10米的土包
在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长兰村,有一座荒废多年的石塔山。今年3月,52岁的何来根承包下了村里这座占地多亩的山,打算建设山地自行车赛道。
10月中旬,赛道开挖到半山腰时,却撞上了两只“拦路虎”。“那天,挖机工人给我打电话,说山上有两个很大的土包挡住了路,要不要挖开看看里面有什么?”何来根夫妇敏锐地感觉到这可能是历史文化遗迹,便立马阻止了工人,自己上山探看。
盘旋绵延山体,一段刚挖掘出的八九百米长的土路,在海拔多米的位置戛然而止,前方是山上罕见的一片平方米左右的平地。
仔细看,在凌乱的树木和杂草之中,掩盖着两座直径近10米的土包,一大一小,分立两侧,将近1.5米高。
它们一下子唤醒了何来根儿时的记忆,“小时候,我们是在这片山上爬大的,那时候人长得矮,看起来它们就更高了,估计有两三米。”何来根说,在他的记忆里,以前,这两个土包更规整,光秃秃的,没有树和杂草,顶部也尖尖的,像金字塔似的。
尽管对这片山很熟悉,但这是何来根第一次认真地打量这两座土包,越看越觉得奇怪。“这两个土包不仅大,堆得规整,而且都在同一个方向,面向西南,前有明堂,后有靠山,紧靠着两块大石头。”何来根夫妇猜测,这两块石头很可能是专门用来挡水的,它们朝的方向就是山上洪水的流向。
“山上怎么会无缘无故形成这两座规整的大土包,还要特意挡水保护?它们会不会是古墓呢?”神秘的它们,勾起了何来根夫妇追寻历史的好奇。
2】古有寺庙今存摩崖石刻
土包究竟藏着什么故事
下山后,两人便开始翻阅民国时期的新登县志。“一共有八本,那一两天我们一直在看。”惊喜的是,县志上果真有一些关于石塔山的文化记载。
在民国11年的新登县志上,他们看到石塔山曾有一座“聚仙庵”。“根据记载,唐朝时它叫‘庐庵’,宋朝时,一个常上山的砍柴人,看到这里云雾缭绕,像在仙境一样,就有了‘聚仙庵’的名字。后来,以此为基础,它又变成了一座寺庙。”何来根说,巧合的是,在民国时期的地图上,“聚仙庵”的位置就在两个奇怪土包正对着的山崖的山脚处。
而以“聚仙庵”的旧址为中心,在石塔山周围还保存了不少古迹。在石塔山西麓,有个山洞,雨季时,泉水从洞中流出。如今,洞口上方,还保留着一尊龙王像,一旁的石壁上刻着明晰的“桂泉”两字,两侧有一幅对联:“桂泉飘香桂,龙潭起卧龙。”何来根夫妇说,这是清顺治年间,新登县令冯赓留下的题记。
种种迹象似乎映证了何来根一开始的猜想,“这里很可能藏着新登镇长兰村的文化渊源,两座土包有故事。”他很兴奋地打电话给新登镇*府,汇报了自己的发现。第二天,新登镇文化站和富阳区文物馆的工作人员一同随他上了山。
3】富阳文物部门:
无法确定为古墓葬
“我们到现场进行了初步勘察,现场无任何文物遗存发现,无法确定其为古墓葬。”富阳区文物馆工作人员说,而且目前石塔山周边并无涉及大型建设工程,并不具备主动性考古发掘条件,所以暂时无法给出定论。
对于这两座土包,村里的老人家也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两座土包所处的特殊位置是块风水宝地,可能是山脚下的寺庙里,得道高僧的坟墓,所以才没有留下墓碑和记载。也有人说,这就是历代打山石头的过程中,一点点堆积出来的,里面什么都没有。”
这个未解之谜,让何来根夫妇一头雾水,但他们决定先把两座土包保护起来。“即便不是古墓,荒山上出现这么规整的两座大土堆,也蹊跷得很,它们可能藏着其他秘密。”何来根夫妇告诉钱报记者,目前赛道的线路已经进行了更改,把两座土包所在的平方米范围的空地预留出来,他们还打算把土包四周的杂草清理掉,让它们尽量恢复原状。
不过,至于以后怎么办,他们依然有点无措,“我们自己不敢乱挖,可是如果就这样放在那里不管,又担心它们可能承载的文化秘密,以后更加不会有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