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品生产中,缚扫帚始于明正德年间(~),已有多年历史,是许贤山民的专长。用毛竹丫枝缚成的扫帚,最适合于清扫室内外的泥土、石板地坪。缚扫帚,向以家庭经营。年,始出现由生产大队统一采办毛竹丫枝的缚扫帚加工厂。~年间,年产扫帚15万把:~年间,年产扫帚18万把,年起,全乡常年扎缚扫帚的有多户,年产扫帚12万把,年产值60多万元。北坞、南坞两地许多男女劳力从事缚毛竹丫枝扫帚,~年间,长年缚扫帚的人员有多人,他们常年在富阳、临安、安吉等地判山头、钩毛竹梢头以缚毛竹丫枝扫帚。而以南坞人缚的扫帚最有名,俗称南坞扫帚,销往萧山、杭州等地。南坞人缚扫帚,在选料和制作上下工夫,缚出来的扫帚形大厚实、软中带硬、耐用顺手,很受用户喜爱。
芒种后新竹展枝长叶,南坞人从山上砟来嫩毛竹,劈成长4米的竹篾,人称仔竹篾。又软又韧的仔竹篾,以火晒燥,以备年搏帚之用。霜降后的竹丫枝不会蛀,冬丫枝是缚扫帚的好材料。山民用钩梢刀钩下毛竹梢,晒白后,用刀削下枝丫作屏丝用。剩下的光竹梢,选取直径3~4厘米粗的为扫帚柄,锯成90厘米长、上端齐节留长5厘米的粗丫,下端不齐节,但空竹简不宜过长,过长则易开。下端齐节的帚柄叫关门节,关门节是要打死人的(旧时妇女常用扫帚柄教训孩子)。把扫帚柄削光后,顺着留下的粗Y斜削一刀,让帚柄上端出现柴扛尖样的空简。
掰丝和燎丝是把扫帚质量好坏的关键。把晒白的冬Y枝上的分枝掰成一根根长约60厘米的带叶小竹枝,用稻草或箬壳丝缚成一扎扎。这种一扎扎的带叶小竹枝叫毛丝,必须经火燎成光丝才能缚扫帚。燎丝是项技术活,一要燎得匀,二要控制住叶的角度。燎丝者把成扎的毛丝放在火墩上反复翻动让其受燎均匀,燎至叶面*而不焦时,趁热用脚或手使劲搓揉,将燎过的竹枝揉成又软又韧,成为带有淡淡之竹香的光丝。1.5市斤光丝,即可缚成一把很厚实的扫帚。南坞人缚扫帚在光丝的重量上决不偷添。他们以10:10:4:3:3的比例,将斤半光丝分5股。这一工序叫并丝。
拿来削好柄、浸涨的仔竹篾,并好的丝就可以开始缚扫帚了。先将头丝尾端插人帚柄上端的空竹简中,蹲结后用力下掀,使头丝上翘,然后将仔竹篾别在帚柄的丫枝上,连丝紧扎三匝,皑上二丝扎二匝,皑上三丝匝一-匝后,皑四丝、尾丝紧扎数匝至扫帚篰头,再将剩余的篾头在三、四、尾三股丝的间隔里穿花打结,使四丝尾丝后仰。扫帚節头处还要打进一个木楔并用利刀将部头切平。最后道工序是斩丝,将头两股丝掀下,把全丝捏在一起斩去扫帚丝梢头。掀力的轻重可将扫帚斩成肉斧式和大刀式。肉斧式中间凸起,扫帚卖相好但不实用。南坞扫帚讲究实用顺手,所以大多斩成大刀式。
此外,也有用芦花梢、头黍梢、棕丝作扫帚丝缚成的扫帚。年前后,引进一种扫帚草,秋后晒干,掰下分茎,不用火燎就可用来扎扫帚,这种扫帚软而绵,很适宜打扫水泥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