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惜时博学尊师感恩传统解读柳市籍地理学
TUhjnbcbe - 2022/10/17 11:36:00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s://m.sohu.com/a/110057289_119104/?pvid=000115_3w_a

■张志杰

陈正祥(—),柳市镇四板桥村(今象虹村)人,国际著名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年开始在国际地理学会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先后担任过国际农业气象委员会委员、世界粮食和农业组织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和国际著名学术期刊GEOFORUM编委,发起创立世界农业地理委员会,对世界农业的开发和改进做出重大贡献。国际地理学会前会长卡尔·特罗教授称他为“东方的洪堡”“中国地理学界第一人”。学问、人品、生活在他身上非常的调和,他的惜时、博学、尊师、感恩、传统等美德,在当下越发显得珍贵,值得人们学习、传承。

一、惜时

陈正祥是出了名的勤奋,其大学地理老师胡焕庸给他八个字的评价:“学力至高,为学至勤”。在台湾大学任教期间(-),他的研究室(台大四号楼)门口挂一块红漆写的木牌:“非学术性谈话,请限于三分钟”。校长傅斯年和他商量,请他拿掉这块木牌,他不同意。后来有人趁他不在时,偷偷地把木牌拿掉,他就重新做一块更大些的木牌挂起来。有一次,傅斯年来访,进门时说:“老弟,我的谈话受不受此限制?”陈正祥回答:“这要看谈话的性质而定”。事后,傅斯年对林彬(乐清籍法学家,傅斯年的北大同学,陈正祥的舅舅,曾任台湾司法行*部部长)提起:“我认识你的小老乡陈正祥,此人学问好极,但脾气坏极。”

陈正祥勤奋无比,对时间分秒必争,斤斤计较,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经常到翌晨两三点钟入睡,除了出席国际会议,全年只在春节休息半天。如此的勤奋和高效,才有这么多的著述,据《陈正祥讲座教授著作目录(-)》介绍,有专书和专刊种以及论文篇,有著作至少种,其中用外文写的种,是全球地理学界的最高纪录。

二、博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联合国有关组织请陈正祥提供中国蝗虫灾害分布地图。当时没有现成材料,也没有资料来编制这种地图。陈正祥考虑再三,突然想起了八蜡庙、刘猛将*庙及虫王庙因蝗虫危害而设。在台湾和日本,用了八个月翻了三千多种地方志,他绘制出一幅“中国蝗神庙的分布图”。研究自然灾害属自然地理,他通过对某种文化景观、文化现象(宗教迷信)的探索,使文化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除地理学外,陈正祥在文学、社会学等方面也有造诣。冉云飞的《唐诗宋词读物推荐简目》推荐十二本书,“读古籍最苦不知名物典章制度、历史地理沿革。《诗的地理》作者陈正祥为研究历史地理的著名学者,要言不烦,读唐诗,说地理,别开生面。”年,陈正祥为台大农学院学生开授社会学,自编教材,大量采用中国资料和事物举例。年,陈正祥出版史学著作《草原帝国:拓拔魏王朝之兴衰》,纪念温州籍考古学家夏鼐。

三、尊师

上世纪80年代初,陈正祥应邀回母校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演讲,授课前执意先行拜访当年的老师并恭恭敬敬地行深鞠躬礼,使老师热泪满面。

年,他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China:EssaysonGeography》,扉页题词:dedicatedtoProf.Huanyong(Shanghai),Prof.ZhouTingru(Beijing),Prof.ChenDuomin(Hangzhou),把此书献给其大学、高中、初中的地理老师胡焕庸、周廷儒、陈铎民先生。

胡焕庸(—),江苏宜兴人,年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编制了中国第一张等值线人口密度图,以瑷珲—腾冲线分全国为东南和西北两半壁,被称为“胡焕庸线”。胡焕庸在学业方面对陈正祥帮助良多,陈正祥解放前出版的著作多经他校阅,如《西北区域地理》《广西地理》等,他还为《南洋地理》作序。周廷儒(—),浙江富阳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兼主任,从事地理学教学、科研50年,于地貌学、古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造诣甚深。陈铎民(-),浙江平阳人,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史地部。陈正祥来台湾前,医院探望陈铎民先生,后听说其因肺病逝世,用《气候之分类与分区》来纪念陈先生,扉页有题词“谨以此书,纪念我初中求学时期地理学教师陈铎民先生”。年夏,他在北京夏鼐家吃饭聊天,席间问及陈铎民有无后人在京,夏鼐夫人李秀君说,陈铎民还活着,在杭州大学教书。陈正祥喜出望外,提前离京到杭州看望老师。

四、感恩

年,陈正祥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现代地理学之观念与方法》,纪念祖母和外祖母。此后,他的每一本书都用来纪念值得纪念的人。“用自己的著作来纪念至亲好友,以及尊敬的长辈,我想是一件好事,可以助长养成真善美的学术风气。我将会继续这样做,直到生命的终结。”

这种感恩方式很独特,也很有意义。他在著作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纪念(题赠)谁”,然后用两三段文字简述纪念缘由,其中的深情令人动容。他用《台湾地志》重印本纪念他的父亲陈敷明(年他父亲逝世,他把自己创办的农业地理研究室改名为敷明产业地理研究所),用《西北考察记》纪念他的祖父,用《中国土地利用》纪念他的母亲,用《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纪念他的姑母,用《台湾的人口》纪念乐清籍寄生虫病学家洪式闾,用《中国游记选注》纪念中国两位杰出地学先贤徐霞客和丁文江,用《台湾地名辞典》纪念周宪文先生。

陈正祥长期从事教学,对学生很有感情,用《台北市志》“纪念我的最后一位台湾学生李春桂”。年在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TAIWAN》一书,扉页题了赠给台湾大学的三位旧学生。

五、传统

从某种意义上讲,陈正祥从事的地理学是一门现代学科,他从自然地理入手,研究地形、气候等条件,究其核心是探究土地利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在后期他越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惜时博学尊师感恩传统解读柳市籍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