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回望2008年的杭州楼市
TUhjnbcbe - 2022/10/13 20:53:00
北京青春痘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13462.html

这是一个无比奇怪的春天:社会情绪在热烈地盼望小阳春,而开发商的日子,并没有随着气温变暖而好过。

去年重锤加上三道红线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很多阴影依然笼罩。大家都还在泥潭里。

深陷在泥潭中的人是很难谈乐观的。就像最近的世界局势,弱国是没有资格谈和平的。弱者只能呼唤和平,呼唤强国恩赐的和平。或者,努力变成强者,去战斗,去争取和平。

因为很多人都深陷泥潭,尽管不断看到各种看似利好的消息,最终却似乎都没有变成真正的利好。

这是为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看了一下年的杭州楼市数据(注:数据采用《住在杭州网》制作的《年杭州楼市年报》,网上依然可以查询到,特此感谢)。对于G20峰会之后进入杭州的人来说,14年前的杭州也许无比陌生,但我们就是从那个时代走来。

数据1:新房成交了套。

年,杭州主城区(那时还没有临安、富阳两区)一共只成交了套新房,比年减少41%。这是什么概念?

限购完全放开之后的年,杭州新房成交约9万套,此后一直保持在10万套以上的高位,年巅峰时期约有20万套,2.32万套,连如今的零头都谈不上。

年,是一次危机。身在危机的每一个人,可能和我们如今的心境一样,都是惶恐的。没有多少人愿意买房子,开发商抛出了“拐点论”等等一系列论调,甚至打七折出货;个人也是,亏本卖房的也大有人在。

唯一能把我们带出泥淖的,是时间,无论企业还是个人。

数据2:二手房成交了套。

年,杭城二手房成交套,较年减少了34.1%。这个数据,基本上只有近两年巅峰时期一个月的成交量。这个就是14年前整个城市全部人的努力,放到如今来看,都有些微不足道。

有趣的是,二手房成交约占新房的三分之二,到了最近几年,二手房基本与新房分庭抗礼,旗鼓相当。

成交数据变化背后,换手率提高,是自住向投资转移。

数据3:房价。

年新房成交均价,是元/㎡,大概是如今主城区均价的三分之一,却比年上涨了32%。

当年二手房成交均价约元/平米,较年的元/平米的均价上涨了22.12%。

也就是说,年,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都是涨价的,这和我们理解的危机并不一样。

10多年过去,任何一个当时买房的杭州人,什么事都不干,资产价值平均也翻了3-4倍。于普通人而言,房子,依然是最好的资产。

数据4:豪宅。

与整体价格上涨完全不同的是,年至今,顶豪的售价却基本一致。年杭州成交价格最高的楼盘是西湖8号公馆,成交均价高达元/㎡。

▲年成交单价前十楼盘

年,蓝色钱江一线江景大宅的售价就已高达元/㎡。如今,杭州限价最高的房子,也不过元/㎡,顶豪新房14年涨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区别是,当年买顶豪几乎毫无投资价值,如今顶豪的限价红利送给了富人。

贫富差距,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由*策扩大的。

数据5:地产股。

只有一个:集体跳水,浙江广厦跌幅高达77.72%,市值最高的新湖也仅有亿元。

▲浙江地产股年表现

数据6:板块。

那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年代:

钱江新城核心区的万象城住宅价格只有2.76万、晓庐只要2.16万,申花的万家花城只有1.3万,九堡沿江不到1.5万、腹地只要1万,城东新城1.3万,下沙只要七八千。

▲再也回不到主城区万元盘遍地的年代

数据7:滨江区。

年二手房涨幅最猛的是滨江区,高达35.5%,但即便如此,均价也只有1万出头。老底子的上城、下城、西湖、拱墅四区,没有一个均价超过1.5万。

▲、年各区二手房价格对比

每一年我们都在抱怨房价贵,每一年都有人喊着楼市崩盘,但整个行业每一年都没有停止往前走。

行业的发展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特别是不以买不起房的人的意志为转移。当时间拉长到10年的维度,恍如隔世。

数据8:倒挂。

年之前,杭州是没有倒挂的,都是新房卖得贵。年开始限价,才带来了倒挂,也诞生了一批只看倒挂买房的人。

只不过,楼市终究会回到没有倒挂的年代。年开始,除了少部分板块,倒挂消除是大概率事件。

不是数据9:是价值观。

年,“房奴”还是一个贬义词。

▲年有本新书叫《房奴》,

同年拍摄、年上映过一部电视剧也叫《房奴》

14年之后回望,年发生的一切如幻梦一般。

那个时候所有的纠结、迷茫、痛苦,或许只有当局者才能体会,但都在时间的洗刷之下荡然无存,只留下了一些数据,吉光片羽。

那一年整个中国楼市规模也不过6.6万亿,只有如今的三分之一。就在很多人绝望的年,在更多人绝望的-年,中国楼市攀上了更高的山峰。

废墟之中从来都藏着希望,只是每一次危机之后重新出发,都换了一批攀登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望2008年的杭州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