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5日)12点,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中的十宗竞品质地块报名截止——停止递交申请文件及缴纳保证金。
根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的消息,10宗地块里,9宗“流拍”,仅有富阳富春湾新城地块报名情况符合要求,成了独苗。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重磅消息,既在情理之外,又在预料之中。
1
许多业内人说它在情理之中,是从经济逻辑出发的。
10宗竞品质地块,是杭州第一次土地集中出让后的创新尝试。指向性很明确:房子,还是得以品质为根本。
于是,为了使竞品质地块首秀能交出满意答卷,有关部门也设置了一些门槛:比如对参与房企资质的从严审核,比如必须现房销售,比如起价真的不便宜。
我继续引用浙报地产研究院在上个月,对10宗地块进行模拟测算的结果:最高利润只有4%,就算底价拿地,也有一半的地可能会亏。
高风险+低利润,形成了第一波劝退!
有利润,就是活下去的根本,也符合测算结果:独苗富春湾地块,就是那块利润4%的地块。
而且,在重新挂牌后,又把地价每方下调元,总起价由万元下调至万元。
当时就有开发商发出疑问:如果这10宗地全都有人抢,那才真的是重磅新闻。比较杭州“战场”对开发商而言,至少是“HARD模式”,不是每一家都有能力在低利润生长的生存战中游刃有余的。
2
进场查得太严苛,也是个原因,导致参赛选手心有余力不足。
年8月26日,二批次地块终止后重新挂牌。其中有一条细则引人注目:同一集团成员企业不得同时报名竞买(含联合竞买)同一地块。
官方文件上是这么写的:同一集团成员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与集团公司存在关联关系的公司(含全资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除竞品质地块外,同一集团成员企业最多只能参与5宗地块竞买(含全资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
为了直观,我给大家举个栗子!
就拿杭州本土开发商看,大家房产、钱江房产以及杭房地产,因为背后站着的出资方都是一个人: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于是,中奖!符合同一集团成员企业的认定。
他们仨,不能同时报名竞买(含联合竞买)同一地块。而普通地块,三家累计最多能参与5宗。
3
三缺一,开不了局。
普通地块,如果就一家报名没有对手,那么直接底价拿地。
但根据规则,竞品质地块的报名门槛是3人开局。
比如钱塘区大江东地块,有两家房企报名,就是三缺一,也开不了局。
两波规则调整下来,取消了自持,增加了竞品质,似乎降温的目的已经达到,土地调控的初衷已然走上了轨道。
同时,最近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