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团圆时,一呼百诺至
一场跨越三四十年的“大团圆”
在富阳公望美术馆温情上演
△叶盛高(中)与“老照片中的主人公”合影
昨日,由区文联和富阳日报社主办、公望美术馆承办、区摄影家协会协办的“叶盛高与照片中的‘你’再相聚”主题见面会如期举行,十余位“老照片中的主人公”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一堂。
这一刻,握起“你”的手
互道一声:大家可好?
这一刻,再次按下快门
一张张合影被永恒铭记
本次见面会
共有9张老照片中的人物如约而至
大家找到展厅中自己的那幅照片
面对记者和摄影家们的镜头
拍下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对比照”
同样的姿势、同样的站位、同样的笑容
与那一年的自己“合影”
《卖炭》
▍60岁的孙美仙(左)和17岁的自己,57岁的许银美(右)和14岁的自己
“我们从诸暨马剑过来的,离娘家湖源乡很近。”昨日8点半,许银美和孙美仙在各自小辈的陪同下,最先抵达活动现场。“照片里我们都挑着足足40公斤的炭。”在现场,许银美和孙美仙拿起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的扁担、箩筐,摆出了与当年一模一样的姿势和站位。许银美还在另一张《壶源溪排渡》照片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
《管水员》
▍85岁的沈水根和49岁的自己
年过八旬的春江街道建设村村民沈水根虽然听力、视力都不太好,但在《管水员》照片前,他自然而然地再次扛起了锄头,风范不减当年。陪他前来的侄媳妇说,沈老前一晚很激动,专门挑了一件像样的中山装穿来。
《送上梁礼》
▍72岁的楼小华(前)与37岁的自己,46岁的楼立红(后)与11岁的自己
楼立红与姑婆楼小华重现了“送上梁礼”的一幕,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大笑,“姑婆真的太高兴了”。“照片里,跟在姑婆后面的那个女孩就是我,那时候才11岁。”楼立红说,当年富阳阿姨家里上梁,娘家人就过来送礼,“我们住在大江东,今天拍完照,就去阿姨家再次团聚”。
《卖蚕茧》
▍55岁的章惠娟和15岁的自己
“我女儿想让我像年轻时一样,扎两根小辫子来呢!”《卖蚕茧》照片前,来自新桐乡的章惠娟穿着红衣、侧着身,提着一只小包,露出了与当年一样的微笑。
《乘客上船》
▍77岁的叶雪莲和46岁的自己
《乘客上船》照片中走在最前面的叶雪莲婆婆,依然保持着“同款”发型和笑容,手里还提着一只塑料袋。当年叶婆婆提着母鸡乘船去里山镇看望女儿,那如今袋里装了啥?她的女儿笑着说:“妈妈本来想把照片上穿着的那件外套重新拿来穿上,谁知早上出门时太兴奋,拿错了。”
《一家老小喜听广播》
▍42岁的邵晓*(中)和5岁的自己。图左是妈妈朱菊仙,图右是姑妈朱夏仙。
来自富春街道新民村的邵晓*,与妈妈、姑妈和姑父围着《一家人喜听广播》这张照片开心地聊了起来:“妈妈是背对着镜头的那位,姑妈是转过头看着广播的那位,这间老房子年拆掉重建了。”姑妈清楚地记得那是夏天的一个傍晚,晚饭已经吃好,“那天你姑父下班后第一次来我们家‘见家长’,刚好我在割猪草,那一年我才22岁”。
《洗冷水浴的小朋友》
▍45岁的吴小*与12岁的自己
“鹿山这个小水库现在还在呢!”照片中最右边、露出脑袋的吴小*笑称,当年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已经变成“中年大叔”了。而与他一起前来的是这张照片的“目击者”吴栩龙,“我就在旁边看着叶老给他们拍照,那时候自己害羞,不敢入镜头嘛”。
《寒江鱼市》
▍85岁的许牛富和49岁的自己
富阳老渔民许牛富指着《寒江鱼市》照片中最右边低头整理渔网的人说:“这个就是我,我从13岁开始抓鱼,一直到现在家里还有渔网,早知道今天就带来了,可以给大家露一手。”
《富阳第一架自动扶梯》
▍65岁的许志平和34岁的自己
许志平感慨说,一眨眼30多年过去了,“那天我和妈妈搀着75岁的外婆第一次体验电梯,如今妈妈也老了,今天来不了,我一定会把你们冲洗出来的这张照片拿给她看”。
还有两张照片中的人物
发来了近照
▍“借来大哥大打电话”的渔嫂钱莲凤是场口人,今年72岁,如今和老伴住在桐庐,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本次见面会,她的儿子发来了妈妈前两年在富春江桐庐段江面上整理渔网的视频截图。
▍戴着荷叶帽在田间吃饭的小男孩盛骏毅,是富阳公交公司的一名驾驶员,今年36岁,坚守岗位的他委托姐姐发来了一张他在公交车前的近照,并向大家送上元宵节祝福。
另外,叶老摄于年3月5日“学雷锋日”的老照片中,一位正在志愿服务岗上加工磨菜刀的青年团员也被找到了。他叫丁宪根,供职于原县食品公司。遗憾的是,他已于早年离世。
因为叶老当年按下了快门键
大家被定格在“历史画面”中
因为叶老的一个心愿
大家重温了自己的珍贵岁月
因为叶老的执着记录
大家成为富阳发展的共同“见证者”
活动现场安排了一场温馨的座谈会,每个人的座位旁都摆放了主办方准备的精美相框。拿着这份特别的礼物,大家畅聊起当年的故事和如今的生活情况。
“你们有什么话最想对叶老说?”座谈会的主持人是富阳区实验小学原校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杨平儿。面对这个提问,一声接一声的“谢谢叶老”“感谢叶老”瞬间响起,并伴随着热烈的掌声。
让大家惊喜的是,叶老拿出了自己早年就冲洗好的厚厚一叠照片。“从年开始,我就在富阳街上做摄影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往农村跑,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场景拍下来,很多次我把拍好的照片洗出来,想送给照片中的人,但碍于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叶老动情地说道,“如今,借着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力量,终于找到了你们,今天大家重新相聚,我可以把这些照片送到你们手里,完成‘迟到’的赠送。”
△叶老将《富阳回忆》摄影作品集送给照片中的人物
杨平儿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了解到的一件事:“富春山馆的保安告诉我,这里每年都有很多展览活动,但叶老的个人摄影展是近年来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我想这是因为大家能从这些老照片里找到从前的自己、曾经的富阳,很亲民、很接地气,自然就受欢迎。”杨平儿还说,“虽然本次摄影展2月28日就要结束了,但叶老带给我们的这份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将与这座城市永远相伴。”
点亮“在看”
拍下“历史对比照”
这是个人、家庭的珍贵画面
这也是富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缩影
这更是所有富阳人心中的
一份炽热的家乡情怀!
富阳日报记者胡红吉摄影骆晓飞视频姜炜通讯员姜健
编辑胡红吉
请分享给更多人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