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名称
5G产业(光通信)
产业链“链长”
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玉钧
产业链现状
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规上5G产业相关企业50家,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占开发区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8.0%,出口规模达9.62亿元。从产业链环节看,开发区企业主要分布于5G产业链上游,光通信企业6家,通信设备制造企业19家。同时在5G产业链下游也有企业布局,共有5G应用电子设备、智能制造、物联网等终端企业19家。年,5G产业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0家,占比高达60%;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家、杭州市级技术(研发)中心3家、企业博士后科研站2个。围绕“高新产业发展”目标,推进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及“一城一带计划”,在物联网、控制技术、传感器、集成电路、视觉技术等5G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领域成功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形成5G关键技术及应用产业集群。目前拥有富通集团和富春江集团两大5G产业龙头企业。
产业链发展目标
开发区以打造互动融合的5G产业链创新生态圈为战略目标,重点抓好“七大平台任务”,深入实施“十三个重点项目”,最终把富阳建成为浙江5G关键技术及应用先行区。
至年,建成具有行业一流竞争力的5G产业“千亩百亿”平台,产值总规模突破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以上,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细分行业领*型企业5家以上,RD经费支出占比达到3%以上,集聚科技研发人员名。
到年,开发区建成5G产业链条完整、关键环节优势突出、龙头企业行业竞争力强大、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千亿级新产业大平台。
“强链、补链、延链”举措
(一)强化规划引领,锚定5G产业,编制完成以光通信为重点的产业链发展规划。
(二)强化要素保障,整理落实近三年可用净地空间余亩,为打造以富通、富春江为领*的网络通信、以大华为龙头的数字安防产业集群提供空间平台;探索产业基金运作模式,制定出台开发区产业基金管理办法,运行模式主要包括“子基金”模式和“直接投资”模式,总基金规模达18亿元。
(三)强化创新驱动,构建*策、资本、人才、技术“四位一体”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激活工创谷、杭电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优势,建好“”项目“人才蓄水池”。全力推进省级富阳5G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创,通过建设三大创新载体、完善六大功能体系、实施九大重点项目,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5G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5G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四)紧盯主链招商,5G产业招商专班紧紧围绕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战略,创新运用全球产业链精准招商合作系统及敲门招商、以商引商、乡贤招商、“线上+线下”招商方式,成功引进了富通5G产业园、中恒电气等大好高项目,目前已储备应急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5G制造产业园、大华物联网三期等项目22个、总投资近亿元。
“链长制”工作机制
(一)围绕5G光通信产业编制完成产业链发展规划,重点突出集成电路(传感器)、物联网、智慧应用等领域发展方向,为5G产业链发展提供前期规划指导和项目落地指引。
(二)出台一些定制化针对性强的产业发展激励*策,重点在人才、财*、金融、技术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持续创新、高新企业落户、5G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小微产业园建设等提供强力支持。
(三)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全面梳理开发区空间资源,对5G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布局。
(四)培育壮大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在提升富通集团、富春江集团两家上游信息传输领*型企业基础,对中游奥克光电、兴达通信等光器件企业,下游大华智联、雄迈信息等智能网络应用设备企业制定一企一方案培育计划。
(五)通过选优配强人员做实5G产业招商专班队伍,实施精准招商“四化一型”工程,推动产业链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六)认真组织产业布局规划和平台建设、项目谋划招引、组织领导推动等工作计划,加速推进开发区5G产业链的培育与发展。
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
试点示范单位
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
试点单位
信息整合于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申报方案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