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塔镇洲口桥头,一幅对联常引人驻足观看:“四围山色九曲溪,半是仙源半是城。”九曲溪,是当地人对楼塔溪的形象描述。
楼塔溪作为楼塔母亲河,全长16.11公里,流域面积32.14平方公里,是浦阳江支流永兴河上游的主要支流,当地人都习惯称之为“栖(溪)滩”,发源于富阳市常绿镇石梯山,流至青龙头进入萧山境内,经岩山、楼家塔、管村、河上等地承纳雪环溪、大同溪、次坞溪、凤坞溪来水,至白堰改称永兴河。
近年来,楼塔镇以围绕“千年古镇,数智楼塔”目标,结合“五水共治”和“楼塔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楼塔溪全面实施了生态河道改造,五年来累计总投入达万元,通过开展建堰坝、人行道整治、亲水平台建造与整治、堤身迎水面整治、新建堤顶栏杆及防浪墙、道路整治、沿溪夜景工程等建设,提升楼塔镇整体形象风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三十里的楼塔溪不仅体现了“秀山环水”的自然底色,也已融合乡土文化元素古韵风彩,似美丽画廊,展示在千年古镇里。
一溪春水,承载无数的两岸故事
楼塔镇作为萧山最南端的千年古镇,以风光旖旎、人杰地灵而闻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从东晋舍宅为寺的名士许询,到明代医德崇高的医学家楼英,再到现代英烈之士楼曼文、俞金松等,先贤榜样伴随着耕读传家、孝悌礼仪的家风家训,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楼塔人的精神世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当地文化。
楼塔溪见证了这座千年古镇的繁荣和发展,不仅蕴含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兼顾当地的文化遗产,但时代的更替和流转也导致了河流两侧原状老化破损严重,绿化衰败、整体缺乏美感。该镇于7年底启动楼塔溪整治工程后,成立项目建设专班队伍、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故事,有效推进项目建设,也让蜿蜒的楼塔溪注入了文化力量。
文化融入,让楼塔溪流淌着故事与灵气
追寻着许询的脚步,唐代诗人王勃沿着永兴河、仙岩溪来到百药山下。“崔嵬怪石立溪滨,曾隐征君下钓纶。东有祠堂西有寺,清风岩下百花春。”令人不禁发思古之幽情。
利用楼塔溪综合整治,让千年古镇和美丽河湖交相辉映,既有娟娟溪流在古镇中穿梭,也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雅乐细十番在其中奏响。河流的流淌见证了历史,楼塔独有的宗祠文化、红色文化、中医文化、老街文化、书画文化、篮球文化充实着古韵长廊,通过水文化节点展开,弘扬独有的文化气息。
座谈了解、实地走访等多样化形式挖掘文化遗产,利用传播媒介开展多样性、活泼性、趣味性的宣传活动,小视频、小红书等新型的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座古镇的美丽,吸引更多的人来浏览和欣赏美景,诗情画意的浪漫弥漫在这古老水系古镇上,这里山清水秀,清水流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游玩、见证。
楼塔溪综合整治工程,以流水为脉,以绿色为韵,以文化为魂,以功能为本的建设理念,使楼塔溪与千年古镇交相辉映,整体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保护水文化古迹洲口桥,建设楼塔古镇;沿溪而造的独山廊桥、龙潭公园等景观场所,不仅成为了人们滨水休闲的好去处,也逐渐成为山清水秀转变成美丽经济的特色通道。
楼塔溪,就像一个独特且标准的文化符号镶刻在古镇这块土地上,随时都绽放着迷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