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房价大涨引发的财富差距,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在20年前,一线城市的房价才三四千一平米,当时低收入群体的月收入是1千一个月,高收入群体的月收入在5千一个月。
当时高收入群体买得起北上广深的房子,而低收入群体买不起。
如果过去20年,房价不涨,或者涨得非常少,两个阶层的差距主要来自工资差距,也就是高收入群体每个月比低收入群体高出4千一个月。
后来房价大涨,改变了一切,北上广深大量的高收入群体,在过去20年,单单房价的升值就超过万以上,部分群体超过1千万。
原本工资收入的差距,20年下来,差距在万以内,结果加上房价大涨的因素,两个群体的家庭财富差距一下子扩大到万以上。
四个准一线城市的情况,在万以上,还有类似杭州、南京、苏州、厦门这类新一线城市,两个群体的差距在万以上。
而成都、东莞、宁波、长沙、无锡、南通、武汉、西安、合肥,郑州这些房价不是很高的城市,两个群体的差距在万以上。
还有一些强二线城市,绍兴、温州、台州、金华义乌、常州、惠州这些城市,两个群体的差距在万以上。
还有几十个不错的二三线城市,两个群体的差距在万以上,这一切都是房价大涨造成的。
所以从年9月份开始要强力调控房价,房价的大涨,并没有带来社会财富的实质增加,和汽车产量、手机产量增加,完全是两个价值。
北京、上海的别墅价值几个亿,西部山区的别墅价值一百万,差距几百倍,但都是别墅。
02、如今的杭州楼市,购房逻辑发生了变化
注意,房地产的消息,两个比较重要的城市,出现了政策的调整。
首先是郑州,直接干了19条措施,要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包括按揭贷款投放要增加、贷款利率要调整、货币化安置等等。
之前的几个城市,有菏泽、赣州、南通,都是地级市或者更低,但郑州是省会城市当中的标杆城市,这样一个动作,其实用力很猛。
它的标杆意义,如果郑州这个政策落地没有被叫停的话,我觉得后面会有更多的城市会跟进。
另外一个就是上海,大家知道前段时间,广州和杭州都有发放贷款加速的一个迹象,上海其实也跟进了。
目前,上海的一些银行放款时间,已经缩短到只有10天了,利率也下调了,首套房从5%下调到4.95%,二套房从5.7%下调到5.6%。
所以一线城市是更多的是只做不说,悄悄的把整个的贷款购房的一些便利程度,资金融通程度是明显提升。
所以房地产行业,现在已经从最坏的时候,慢慢从谷底开始往上爬了。
但一定要注意,房地产现在其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债务方面确实压力比较大,但是一类比较稳的公司,其实好的投资机会已经很明显了。
事实上,“8.5”新政后,杭州购房者的热情,越来越理性,地段好的核心板块越开越火,而一些暂时看到的只是大饼的板块,却惨遭滑铁卢。
房子涨了你是赢家,不涨还是你家。
举个简单的例子,萧山宁围,去年三盘同时开盘,距离地铁都1公里以上,仍然很好卖。
前不久公示登记人数的宁望府,套房,登记人数只有组,且还是自带流量的滨江造地铁盘。
登记人数最能说明一切。市北的热度还能保持,到钱江世纪城直线距离3公里左右的宁围,热度下降明显。
主要影响是城市界面,一条铁路将板块分割开,再加上几条高架,生活舒适度打折扣。
然而,为什么亚运村热度这么高,紧邻的萧山科技城却远不及?
用一个简单的数据来说明,萧山科技城占地面积大亚运村好几倍,投入建设的资金却远不如亚运村。
萧山科技城要达到预期的价值,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江对面是九堡和下沙,投资客都懂的板块。
银湖科技城与青山湖科技城同样如此,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建设。
它们也是富阳和临安楼市的缩影,市场还没冷下来,它们就提前降了热度。
再比如,大江东板块,曾经是万人摇板块,现在是流摇板块;限价上涨到2万+/㎡,而1.98万/㎡的楼盘卖得却并不好。
可以说,冷静的市场,就是照妖镜。
尽管目前为止,大江东地铁通了,距离市中心的距离改变不了,就像临平地铁也通车很多年,但仍然主要是自住功能。
地铁、驾车到东站大概都要1小时左右,到钱江新城或者武林广场,就更远了,要近1个半小时,上下班高峰期就会延长了。
另外,大江东整体的产业结构,也限制了板块往高阶发展。
不只是这些板块,临平翁梅板块,也只是自住功能,商场开业又因为经营不善垮了。
凭借地铁四期规划有地铁经过的崇贤,同样如此,至少5-6年以后的时间,相当于杭州平均刚需到置换或改善的周期。
就如去年,我一直就在强调:价值稳定的板块,依然主要在主城区核心板块,早就到了回归核心的时候。
而如今的杭州楼市,购房逻辑发生了变化,都在一一佐证。
03、房地产为什么这么萧条?
年2月份,一二手房成交量急剧下降,全国百强房企实现销售金额亿元,比1月下降20.8%,同比降幅也接近47%,较年月均水平降低56%。
由于楼市过于萧条,原本看多房地产的人纷纷持币观望,或者买不了房子、或者不敢买房、或者不愿意买房,原本看空房地产的人更加看空房地产,房地产有价无市。
房地产进入冰冻期,大多数业主都在硬撑,很多地产中介半年也做不成一个单子,由于融资成本太高,销售回款受阻,高杠杆房企纷纷爆雷,投资者应该谨慎投资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债券、理财、信托……
那么问题来了,房地产为什么这么萧条?
因为全球货币大放水,我们不能跟着货币大放水,让货币跟着贬值,所以只能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
现在房地产是一个死结了,房价如果不能保持一直上涨,给不了购房者那种现在不买房,以后买房就要多花钱的心理压力,那么买房的人就越来越少。
买房的人减少了,房地产要稳住,难度非常高。
如果让房价继续上涨,那么房价涨幅一旦明显超过了金融负债的极限,那么最后房地产就会维持不住,近而就凉凉。
所以现在高层只能既要房价每年都能缓慢上涨,还要房价不能大涨,又要大家的工资能快速增加,不然得还不起房贷了,大家都凉凉。
另一方面,郭老不断提醒房地产的风险,就是在于次,大家可以留意他昨天说的话,他说的是扭转,并没有说解决,只是说房地产泡沫这个情况没有继续恶化,但房地产泡沫,并没有得到解决。
包括现阶段的各大城市抢人政策,在我个人看来,主要的原因是:
一:人口老龄化严重。
年轻人越来越少,以后的年轻人不管他有没有上学,都是城市发展的财富。
二:减少人口外流。
本来老龄化就已经比较严重了,自己的年轻人还被别的城市给吸引走,必须要吸引外来人口来自己的城市,这样走的和来的能达到一个平衡。
三:加强自己的经济建设GDP。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是有人消费过的地方,就必然会产生GDP,那么吸引的人越多,哪怕他们只是来了又走,那么也会产生消费,提高GDP。
四: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一个城市的老住户基本上都有房子,只有外来人口才会没有住房,如果一个地方外来人口很少,那么基本上房价就很难有流通空间。
04、总结
无论楼市如何变化,刚需客永远存在。
在这里,我只想说,当前购房这三个注意事项要了解,触犯一个可能就招致损失:
一、不要违悖“房住不炒”的原则。近几年,为引导地产市场步入更加规范的轨道,国家对楼市的调控在不断收紧,“房住不炒”是始终坚持的原则,许多城市曾经疯涨的房价态势也在慢慢降温。
所以,现在买房尽量是以自住为目的,即使想投资也要适度,而不是盲目追求房子的未来溢价。
二、明确自己的房贷承受能力。如果无法实现全款买房,就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是否能满足月供和生活开支的需求。
要注意,如果月供额度占据自己月收入的一半甚至以上,就是不太合理的贷款申请了。
三、谨慎选购小开发商的楼盘。开发商的品牌实力也是楼盘品质的一个保证。
因为楼盘从建造到交房,需要充裕的资金链做支持,而小开发商时常会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房子迟迟无法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