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经常听到妈妈说“人”这个字只有两笔,但做好却很难。人生海海,日夜交替,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困难,不断消磨着生活的意志,没有一点点防备,人生将随波逐流,消磨殆尽。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当代著名小说家麦家老师沉淀八年又一力作。
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童年的所见所闻,不禁让人联系到麦家老师曾经讲述过的童年往事。
麦家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大源镇蒋家门口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麦家儿时家庭政治地位比较低下,爷爷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亲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家里的几顶黑帽子使麦家从小就被别人歧视,没人愿意跟他交朋友,甚至连为人师表的老师也侮辱他。在缺乏有效交流又备受欺辱的童年,麦家将内心的恐惧都写成了日记。
在一系列的谍战小说创作之后,打磨了五年,最终完成了《人生海海》。
小说开篇似乎都在讲述作者对自己家乡的印象“。
“这是一个老式的江南山村,靠山贴水,屋密人稠。到了夏天,村子就像馊粽子,黏糊糊又臭烘烘的,到了冬天,一下子就封闭了村子清冷了,安静了“
故事围绕着人物“上校“开展,他是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他当过国民党军队的上校,是革命群众要斗争的对象。但大家一边斗争他,一边讨好他,家里除了什么事都去找他帮忙。
经常听爷爷和其他村民说他是太监,可小朋友经常偷看他那个地方,好像还是满满当当,有模有样的。他向来不出工,不干农活,天天空在家里看报纸,嗑瓜子,可日子过得比谁都舒坦,还像养孩子一样养着一对猫,宝贝的不得了,简直神经病!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
“从前的他在村里走路,一向是腰板笔挺,昂首阔步,神气活现,而现在,被批斗的他像一只癞皮狗,要人拖着走,夹着走,威风扫地,狼狈不堪“
看到这里,这一幕似乎很像我们的人生起起落落,在作者的角度,曾经的昂首阔步意气风发,都被眼前的潦倒所代替,除了惋惜,作者的字里行间,充满的疑惑和迷茫。他不知道以前的上校是否会再回来,也不知道现在的上校接下来会怎么样。
从懵懂–认知–迷惘–认识。人生是不断循环的过程,人生海海何必在意一时浮沉。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
人生原本就像海一般广阔无边,充满诱惑也充满疑惑:但就像潮水随时会产生新的行进,潮落之后必会有潮起。
《人生海海》:人性在窥视与猜测中的全面崩塌,善恶只在一念间
泪水又一次洒在了这墨香的纸张上,书本在我桌前大张着,而眼里却浮现出一段黑底浅色的画面,墨色的记述与惨白的回忆,在脑海里被纠缠在一起,它们渐渐缠起,像一把解不开的麻束。
十一月的边疆,天色清透得像蓝色的镜片,天空没有一片云彩,树也一动不动,我的脸上却浮着抚不去的冲动,没有想到,一本书能给我带来这么大的冲击,真的好久没有这样心潮涌动感慨万千了。
三天,看完了麦家的《人生海海》,看得我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知道麦家,是通过电影《风声》与电视剧《暗算》,而看他的书,这是第一本,因为有了电影与电视剧的铺垫,所以个人单纯地认为,他只是一个写谍战故事的作家,没有想到他的这本《人生海海》,却没有一丝谍战的诡秘,有的只是一个笔者,对人生、对苦难、对生活的真实感悟。
关于苦难,作家们写得太多了,我也看得太多了,我曾天真地以为,自己已经有了很强的免疫力,可是,看完这本《人生海海》,我还是禁不住流出了眼泪,其实人至中年,也是见多了苦与悲的,也是感受过生与死的,可是,看着这些发自于内心的真实笔触,我还是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人生到底是什么?它该如何活才算不虚度此生呢?是像上校一样,饱经沧桑后成为一个天真的孩童吗?还是如爷爷一般,充满着睿智却损在一念之间呢?还是像林阿姨那样,通过一生的付出来换得灵魂上的最后救赎呢?
其实,没有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而且对于他人,我们也不可能感同身受,所以,失去的可能都是应得的,而得到的可能都是该失去的。
这本书除了讲人生外,还有对人性的探索,人性的邪恶与慈悲,可能只在一念之间,亦或又有着万里之遥,还有对于未知,我们都有着极强的窥知欲,可是,真相往往都像一个解不开的谜团,它不可能显现在浮夸的表象里,于是,猜测、假想、试探及至于迷失在自我疯狂里。
真太监、假太监,神秘的上校
故事在真假的太监中被拉开了序幕,一个远而老的村庄,一群有着特殊绰号的乡邻,每个人都像带着厚厚的面具,一眼望去只看到虚虚假假的掩饰,而在这群看不清面目的人群里,最特殊的就属于那个叫上校的人了。
他头顶着“太监”这个特殊的称谓向我们走来,“太监无需多言,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也是麦家的高明之处,他把一个贬低化的代码,与一个尊贵的称号放在一起,一下子就吊起了读者的兴趣。
故事就在一问一答中,被巧妙地串在了起来,说真的,中国人对于性真是很纠结,一方面认为它是洪水猛兽不可言及,一方面又对它津津乐道探求索秘,它像一个白色的袍子,每个人都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在它身上胡乱地涂抹肆意地玩味。
真与假在每个人心中发酵、挣扎,邪恶与正义有时候是可以达到共识的,因为它们有了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疯狂的窥知欲,好的坏的在那些欲望的眼里,其实早就不重要了,真相与想像中的真相,日日夜夜都在折磨那些有着心魔的人。
上校的往事,就像一道道带血的伤疤,它被人们无情地一一揭起,那个高大的、无所不能的、光明的形象,被猥琐的、丑陋的、肮脏的想像所代替,一边是拼了命地掩饰,而另一方却是疯了似的攫取,于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真相与流言此起彼伏,自私、丑陋与欲望,它们在人性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上校那小小的、隐秘的、方寸之间,成了生与死的角斗场,小瞎子为了它生不如死,爷爷为了它晚节不保,家人为了它天各一方,上校为了它变成了疯了的废人,小小的方寸间,改变了每个人的命运,是谁的不幸?
是那个疯狂的时代,是那个难以启齿的秘密,是那个不能触及的往事,是那个屈辱的一生,而揭秘却是惨痛的,所有的人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历史的长卷在一幅水墨画中被划下了句号,那些简体的、繁体的、带箭头的符号,终于,化为乌有消失不见了。
上校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他几经生死几历磨难,他受过大福也吃过大苦,最终,在疯癫中返老还童,换来了老年的一片纯净与自然,也可以说是死得其所怡享天年了。
他这一生,可谓风光有过、悲伤有过、欢笑有过、失落有过,传奇有过、诽谤有过,生死有过,他这一生精彩吗?痛苦吗?其实,这可能就是我们的一生,虽说没有他这样的跌宕起伏,但也是喜怒哀乐都有过,所以,他的人生让我们看到,只有平平淡淡的一生才是最好过。
读这部作品,你会产生很多情绪,赞赏、愤怒、惋惜,但看到结尾,也会随着主人公们的放下而释怀。
命途多舛,但依然要心存善念和正气,走好每一步,这就是平凡人的英雄主义。
全书53元精装版,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是一顿午饭的支出,却可以经历千百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