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吹响全面部署我省数字化改革工作的号角。杭州市也以争当头雁的精神融入到这场数字化改革的洪流中。从3月1日开始我们推出“我们身边的数字化改革”专题,今天杭小改将带你走进富阳区,看看数字化改革怎样给“家”插上和谐的翅膀!
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重要风向标。一直以来,由于家庭信息难以掌握、家庭纠纷不易化解,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家庭矛盾导致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面对难题,解决难题,富阳区把改革视野聚焦家庭,将社会治理的触角从“网格”进一步延伸至家庭这个“最小单元”。从“小单元”入手,守护家庭社会“大平安”。
借助数字化改革,富阳区创新推出“家和码”综合治理平台,依托大数据平台,为全区所有家庭建立档案库,从源头上防范化解了家庭矛盾纠纷的激化升级,实现社会治理精密智控。
截至目前,富阳区已完成全区户家庭建档(公安户籍户),并对户“红黄码”家庭落实一户一策的解码举措。
精密建码,摸清底数织好家庭档案“一张网”
全域数字建档
以实际共同居住为家庭标准,以行政村(社区)为主体,摸排本地、外地户籍“家庭”底数,依托统一地址库,建立所有“家庭”档案库。
精准数字画像
截至目前,各乡镇共采集事件信息条,部门推送信息条。
智能研判定码
实行“大数据赋分+会商审议赋分”机制,系统根据部门和乡镇(街道)采集的信息,自动给每户家庭进行赋分。各乡镇(街道)建立每月会商研判机制,定期对辖区家庭指数信息进行研判,根据家庭矛盾不同类型和风险程度,进行审议赋分,界定“红(60分以下)、黄(60分以上90分以下)、绿(90分以上)”三色“家和码”。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家庭档案户,标注“绿码”的有户,标注“黄码”的有户,标注“红码”的有户。
精准管码,数字赋能统筹科学监护“一盘棋”
信息化亮码管理
全区所有家庭,实行线上、线下,分级分类数字化管理,保护家庭隐私。
线上,乡镇(街道)在系统上按不同权限分类管理,主要负责人每月研判点评一次以上,分管领导每周研判点评一次以上,平安办主任、妇联主席实时掌握。
线下,村(社)负责人、村(社)妇联主席、专职网格员分别掌握本村(社)、本网格的家庭三色情况,并根据不同类别采取相应工作举措,及时报送动态信息。
动态化转码管理
采取临时、定时相结合的方式,动态化开展转码工作。临时转码由系统依据辖区“家庭”每日事件和指数变化情况,自动赋分生成临时码“家庭”,且在规定时间进行响应;定时转码则由乡镇(街道)工作专班每月对辖区内家庭进行综合研判,根据研判结果落实相应举措。
长效化固码管理
提升“绿码”家庭稳固度,降低“绿码”家庭向“黄码”“红码”家庭的转变率。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形式,大力弘扬孝善文化、和谐之道;和通过大数据赋能,对平台收集的重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有针对地走访确定有降级风险的重点家庭。截至目前,全区已有68户家庭实现了红转黄、40户家庭实现了红转绿、户家庭实现了黄转绿。
精细解码,多方联动拧成帮扶纾困“一股绳”
一对一帮扶解码
该区对于影响家庭稳定且问题相对简单的,由乡镇(街道)落实帮扶举措。比如,针对情感类帮扶,主要由村(社)妇联干部、专职网格员开展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