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抱团聚力,助推中医骨伤事业高质量发展张
TUhjnbcbe - 2024/10/25 16:16:00
白癜风是怎么治疗的 https://m.39.net/pf/a_6140851.html
11:17

点击看视频

“曾经,杭州至富阳东梓关的轮船几乎成了骨伤病人的专轮,客轮慢慢靠岸,走下甲板的一批批骨伤病人,都奔着同一个人——张绍富。”今年,是富阳中医骨伤事业奠基人张绍富先生诞辰周年,今天上午,“百年非遗苍生大医——张绍富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暨全国中医骨伤流派学术会议”在富阳举行。大会开场,《苍生大医——百年张绍富》宣传片首映,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富阳“张氏骨伤疗法”救治场景生动再现时,现场不少同行与患者感怀泪目。

中医中药是中华瑰宝,百余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跨越式发展,杭州也在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医药文化名城中,智绘改革蓝图,当好“领跑者”。这场大会,不仅吸引来自全国的中医药专家、学者探讨非遗“张氏骨伤疗法”,更是在省市(区)域中医药传承、保护、发掘、发展时代新命题中嗅出了新路径。

一句话的工夫就能断骨复位

人称富春江畔“活华佗”

曾经,富春江客轮中无数不远千里慕名求医的骨折病人,因为张绍富先生神奇的接骨技术,恢复劳作能力与生存希望。

“50多年前,我挖土的时候被高处掉落的烂泥石块砸中,送到张医师这里时已经面目全非,不能动了。”对于张绍富老先生的感激之情,富阳村民方炳炳已埋藏心中多年。

当时,张绍富检查发现,方炳炳的右胫腓骨中下段多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而在主骨不过一尺的间距之内,骨折成17块碎片,其断端还呈度翻转。“张医师很冷静,用手法隔着皮肉把我大大小小的碎骨逐一复原。”半年后,恢复好的张炳炳又可以挑着一百五六十斤重的担子劳作了。

作为张氏骨伤疗法第四代传人,“乡村郎中”张绍富13岁起便跟随父亲张清高学医,20岁开始为乡邻诊病。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创办了以治疗骨伤为主的图山乡巡回医疗站,年来医院,“富春江畔活华佗”的美誉也越传越广。

“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敷,是张氏骨科的‘治伤三鼎’。”张氏骨伤疗法第五代传人张玉柱解密,手法整复是正骨治疗中的关键,经过近两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从最初的“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正骨八法”发展为“正骨十二法”。“一句话的工夫”,就能稳、准、巧地将患者断骨重新复位,再敷上张氏特有的金黄散软膏或百草伤膏等中药制剂,用杉树皮夹板固定,可以加速患者骨折愈合。”

“给病人看病,千万马虎不得。你粗心一时,病人就会痛苦一世。”这句话,张绍富常挂嘴边。从医50多年,张绍富突破家族传承“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惯例,带出了30多名亲传徒弟,其中三分之二是外姓徒弟。如今,这些张氏骨伤传人开花遍地,成为富阳乃至全省20医院的“台柱子”。他们中有国家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张玉柱、全国卫生系统标兵张培福、有全国三八红旗手汪木英,还有浙江省名中医张培祥、杭州市名中医张玉良、孟春等。一大批中医骨伤名家扎根基层,心系中医,服务患者,在发展中引进现代医疗技术,合力将张氏骨伤疗法推上新高度。

“简便验廉”为阿克苏患者解难题

五年柔性援疆书写共富新章节

“吾辈医者,怀技存仁,以德济世,以术活人。医之为术,道德为先。贫富皆亲,师门相敬。行医行德,正骨正心。”大会现场,浙江省国医名师肖鲁伟教授带领“张氏骨伤”传人重温师训。

医院,从一人坐诊到桃李满天下,从救济一方到福泽全国,穿越百年时空,张绍富“大医精诚”的初心使命仍猎猎作响。如今,张玉柱名誉院长、张玉良书记等“张氏骨伤疗法”传承人,倾心院校合作,教学、科研相长,引育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一大批优秀的骨伤科医师在学科建设、非遗传承、产业创新、医疗援疆、传播中医药文化等方面积极求索,助力富阳中医药事业根深叶茂。

五年来,在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协调下,医院依托“张玉柱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阿克苏工作站”,为阿克苏地区提供“简、便、验、廉”独特疗法,解决当地患者骨伤医疗问题。

“在阿克苏地区,果农等群体容易发生骨折,如果按照西医治疗方法直接手术,费用较高,还比较痛苦。”援疆医师、医院骨科主任黎键说,他们靠着“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的“张氏骨伤疗法”,为当地患者手法整复,断骨只需10—30秒就能复位,每例治疗费用仅元,单名骨伤患者的治疗费用下降90%。

截至目前,“张玉柱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阿克苏工作站”共接待患者人次,累计开展保守治疗例,节约资金约万元,月均接诊量从人增加至人次,增长%;住院部加床后近90张床位,使用率.7%,成为杭州援疆、浙江援疆金名片,掀开共同富裕新篇章。

五年柔性援疆,医院共派出专家41人次,在当地既“输血”又“造血”,帮助培育本土专家十余人,接收来富进修医护人员8名,通过传帮带,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骨干队伍。通过富阳援疆医生手把手病例示范带教,医院骨科门诊,医师们已能独立开展“张氏骨伤疗法”救治患者,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资源。

共建制剂中心,共组骨伤联盟

擦亮骨伤金名片助力中医药名城建设

百余年跨越式发展,富阳区中医药事业蓝图已绘就。根据进一步擦亮富阳骨伤金名片三年行动方案(—),富阳区聚焦基本建设、技术传承、人才队伍、制剂产业、品牌推广等关键领域,全面实施“工程”(3大目标、3个工程、9项任务)。

“依托张氏骨伤疗法传承创新工程,中医药产业发展体系工程,富阳骨伤品牌形象推广提升工程,我们要建好一家浙医院,创建一个区域骨伤(正骨)诊疗中心,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富阳骨伤健康产业链。”富阳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会现场,富阳区人民政府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药制剂研究中心合作签约,助力中医骨伤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正向制剂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进。医院中医药制剂研发中心立项筹建,加速院内制剂、膏药的剂型改革,挖掘张氏骨伤疗法经典验方,研发新药,打响‘富阳骨伤制剂’品牌。力争7年实现百草伤膏凝胶剂准字号上市,4年实现活血舒筋酒健字号上市。”在医院相关负责人的眼里,未来可期。

围绕共同富裕,紧跟健康中国战略,富阳区“中医药+”融合发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今年底,医院将试运行,推动“中医药+康复”“中医药+养生”“中医药+旅游”融合发展。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余杭一院等11家单位,组建杭州市中医骨伤专科联盟,强势整合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抱团聚力,带动全省中医骨伤学科发展和人才梯队建设。

时光流逝,初心未变。在医院正门口,张绍富先生为患者接骨的铜像栩栩如生,一代代传人缅怀致敬,传颂大医精诚。新征程充满光荣与梦想,在助力杭州建设中医药名城路上,富阳中医药事业正以自信、开放、惠民的姿态谋划未来,内涵发展,服务人民健康。

新闻多一点

什么是张氏骨伤疗法?

张氏骨伤疗法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类扩展项目,是以“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中药内服外敷”为特点的中医正骨疗法。

它由张永积在清道光年间创立,起源于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上图山,成名于东梓关,发展壮大于富阳城区。历经张永积、张士芳、张清高、张绍富、张玉柱等几代人的薪火相传,形成了“整体辨证、手法整复、杉皮固定、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功能锻炼”骨伤综合诊疗体系和学术流派。张氏正骨十二法,认为“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正骨时要“知其体相,识其部位”,方能“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杉树皮夹板固定结合胶布——绷带——胶布三重螺旋形绕缚法,是符合人体生理和生物力学的固定方法,是对夹板夹缚方法的创新;外敷“百草伤膏”是张氏祖传秘制膏药,疗效独特。

杭州市医院作为张氏骨伤疗法的保护单位,是国家医院。医院深入挖掘、整理、总结张氏骨伤技术,目标是打造长三角地区中医正骨医疗中心,为张氏骨伤疗法的发展和推广创造更宽广的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抱团聚力,助推中医骨伤事业高质量发展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