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20年杭州考古亮成绩单啦发现
TUhjnbcbe - 2024/10/22 16:34:0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www.znlvye.com/

通讯员孙媛记者熊艳文/摄

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特殊的一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00:30

点击查看视频

这一年,杭州考古人依旧稳扎稳打,有条不紊地用手铲和探铲,探寻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脉——年,杭州在配合城乡基本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围绕美丽城镇建设、大遗址保护、“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区域文物评估等核心工作,在新登古城遗址、衣锦城遗址、天目窑遗址等项目的考古发掘中,均获得重要发现。

千年古城的兴衰记忆

富阳新登县城遗址考古发掘

新登古城为杭州市市级文保单位,是目前浙江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为配合新登古城有机更新项目,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年上半年始对古城更新一期工程范围内相关区域进行系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并在城门发掘、城墙城河解剖和揭示古城建造历史的唐、宋、明清时期遗迹发掘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本次城门的发掘主要涉及南、西两城门,其中南城门保存相对完整。发现明清时期南城门的门洞、城门外道路、马道等遗迹。通过解剖发现,在南门门洞的明清城门下还叠压唐末时期的砖砌建筑遗迹。此次勘探和发掘揭示了古城南门和西门的结构和面貌,基本明确了城墙城河的建造工艺,为古城的复建和展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市考古所主要负责人说。

据《咸淳临安志》记载,唐大顺二年,杜棱因山建城,周二千五百七十一步。清道光三年《浙江新城县志》记载,宋天禧五年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因倭寇重建,并将城墙范围缩小。本次考古发现的唐、宋和明三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遗迹客观揭示了古城的建造兴衰史,印证了文献中对古城的记载,反映了新登古城的历史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

临安衣锦城遗址考古发掘

衣锦城是吴越国时期在临安的重要建置,是衣锦军军治所在。衣锦军即吴越国“一军十三州”之一军,是唐末藩镇军建制在吴越国的延续。衣锦城的营建可追溯至公元年,距今已有年。城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城址平面总体呈不规则形,面积约0.47平方公里。

~年,在原城南小学区块,发掘揭示衣锦城南城墙、南城门及城内建筑遗迹等。除南城墙、城门及道路外,还在北侧发现有院落、水井、排水沟等遗迹。院落布局严整,并规划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近年来,通过考古调查及勘探,基本明确了该城址城墙、城门、护城河及城内道路等框架性遗存和部分重要建置的分布情况。

衣锦城是五代吴越国一座极为重要的城市,是“一军十三州”中衣锦军军治所在,也是吴越国王钱镠的葬地。考古工作表明,衣锦城是晚唐五代时期钱镠新建的第一座城,揭示的一门三道、整齐有序的院落格局、完善的排水系统等既是吴越国王城规划体系的再现,也一系列建筑遗迹及其构筑材料的发现,是对久负盛名的吴越国营造技艺的一次集中反映,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神秘的幻化

临安天目窑遗址考古发掘

敖干2号窑位于“天目窑遗址群”分布区内敖干水库西北侧,是一处烧造时间较长、产品类型多样、堆积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宋元时期瓷窑遗存。龙窑窑床位于山谷西北侧坡地,依山势而建,坡度约为6-9°,方向约为北偏西20°。

年度主要的发掘对象为龙窑和产品废弃堆积,发掘面积平方米。龙窑于山坡上开凿而成,长21.4米,宽2-2.7米,分室建成,前后共7间。窑室面积由北向南逐间扩大,产品主要分布在后三间窑床上。西侧窑壁保存较好,窑壁残留有一到三层砖,东侧窑壁较残,多数仅余一层砖。窑床底部普遍垫一层黑色沙土,部分地方在黑色沙土下还有高岭土的痕迹。窑头处内收,呈刀把形。窑尾处清理出排烟道共19个,未发现烟囱痕迹。除龙窑主体部分外,对龙窑东侧的废弃堆积也进行了全面的发掘,产品废弃堆积主要集中在后两间窑室。

该窑址产品以青釉碗、盏类为主,灰、白胎,大多数为青黄色釉,少量饰刻划花、凸棱。明火叠烧于窑床之上,黑釉瓷器多叠烧于青釉瓷器上。窑具有窑柱、垫圈等,以窑柱为主。

敖干2号窑是天目窑址群首次进行的主动发掘项目,是黑釉瓷器的主要烧造址之一,其分室结构是当时民窑烧造技术进步的典型例证,为进一步了解天目山窑址群的具体面貌提供了新材料,为未来的发掘工作打下了基础,在研究浙西地区茶禅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千年往事已沈沈

余杭李家塘遗址考古发掘

李家塘遗址(杭州西站枢纽J-R21-13地块)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良仓线以东,仓兴街以北。为配合杭州西站枢纽J-R21-13地块建设,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年5月至6月对该地块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一处面积约平方米的历史遗址。年9月至年6月,对该地块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平方米,遗址时间跨度从战国一直延续到明清。主体堆积集中在六朝至唐、五代时期,发现灰坑、灰沟、陶缸、柱洞等遗迹现象,文化堆积层内出土大量青瓷、酱釉瓷器。

发掘表明,仓前一带早在战国时期就存在先民活动的痕迹,南朝至唐、五代,这里已经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繁荣的集镇聚落。

遥远的村落

余杭跳头遗址考古发掘

跳头遗址位于余杭区中泰街道跳头村东北米,东距南湖约米。遗址发掘共布设探方21个,包括扩方区域在内总发掘面积约平方米。遗址主体年代为商周时期,截至目前共清理灰坑18座、灰沟2条、陶片堆2处、红烧土堆积6处、道路1条,另外还揭露出土垄、多处柱洞组合(建筑单元)、疑似护岸遗迹等。出土陶鼎、陶纺轮、原始瓷碗、铜镞、铜刀、铜矛、石锛、穿孔石刀、石斧等余件。

跳头遗址对于了解本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内涵、小型聚落的形态与结构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炊烟起处有人家

萧山祝家桥遗址考古发掘

祝家桥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祝家桥社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进行考古发掘,现发掘面积平方米。

目前发掘的遗址堆积主要为②、③层。遗迹有灰坑、灰沟、墓葬、井、缸等。其中H1发现有较大面积的瓷片堆积,出土了大量瓷片和标本。

出土遗物主要有瓷器、陶器、石器、铜钱和动物骨骼遗存等。其中大部分为瓷器,窑口有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主要器形有碗、盘、盏、碟、罐、器盖等,部分装饰有刻划花或印花纹饰,遗物时代主要为五代至北宋时期。

从现有发掘情况来看,祝家桥遗址应当为小型聚落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厚,发掘工作正在持续进行中。

寻找浸没的历史

建德大同地区的考古调查项目

年4月至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建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大同镇寿昌江与上马溪交汇处的河谷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猪骨山、山塘下、墈头、久山湖、冯家、瓦岗山等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遗址6处,古城山墓地1处。

其中早期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文化堆积,采集硬陶、夹砂陶、泥质陶、原始瓷器残片和锛、凿、镞、网坠等石制品余件,为钱塘江上游地区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研究提供新的实物材料。

古城山墓地发现古墓葬6座,其中3座为西晋时期,均遭到严重破坏,发现青瓷盘口壶、碗、盆和铜镜等随葬品31件(组),比较珍贵,对于我们研究浙西六朝时期墓葬制度和青瓷器都有重要的意义。

山川秀处摘新奇

配合城乡基础建设的考古发现

为更好地进行大杭州地区的地下文物保护,推进大杭州考古新格局的构建,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在临安、萧山、建德、桐庐、余杭等多地建立考古工作站。

各工作站持续发挥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物保护中的作用,于土地出让前的考古勘探工作中多次发现墓葬等大批古代文化遗存。如萧山黄家河古墓群,余杭中泰古墓群等等,为研究杭州地区的丧葬习俗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杭州考古将为之奋斗

据统计,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接到个项目(含跨年项目)的考古工作任务,涉及考古发掘16项,考古勘探项。已完成发掘10项,面积平方米;在做发掘6项,面积平方米。已完成考古勘探项,勘探面积万平方米;在做及待做勘探52项,涉及勘探面积万平方米。共清理墓葬余座,出土器物标本(小件)余件。

年,杭州考古科技保护中心初步建成,各种精密仪器设备的采购基本到位。新增陶瓷修复和纺织书画修复2个大师工作室。先后完成西站枢纽工地、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1-F山坳地块古墓葬等多个项目的现场文物保护,以及西站枢纽工程出土窑炉的保护性整体搬迁。共修复文物件(组)。其中,陶瓷器件,铜器3件,铁器6件。

与此同时,杭州考古协调配合,深入推进考古成果的利用和转化。以“金手铲”系列公共考古活动主题,成功举办“德寿宫遗址出土瓷片系列分享活动”。围绕杭州地区的考古遗址、出土标本等文化元素,完成翻模拓片图画、帆布袋、T恤等文化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出版科普读物《梵塔入云霄——南高峰塔遗址的考古发掘》。

“我们是考古队,我们也是服务队,我们挖掘历史文化的精髓,我们也助力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始终秉持初心,继往开来,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努力奋斗。”市考古所主要负责人说。

编辑邹倩慧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0年杭州考古亮成绩单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