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里山镇位于富春江南岸,地处仙霞岭余脉,最高海拔达多米,地势呈U字形,南北走向;北邻富春江号称依江而立,江水滔滔东去是早先连接外面世界的主要交通要道。里山之名来之于驻地东北半公里有一山,故称里山。这块立在街口的版图,让我们清晰地看懂了里山镇山水相接的地理位置。
里山镇的地理位置和小气候环境非常适宜于茶树生长,是生产优质茶的好地方。该镇所产茶叶历史上统称为里山茶。我们已经在这条进山公路上打了个来回,知道公路沿线的村庄都是风景如画。还特别了解了安顶山所产茶叶历史悠久,是响当当的名茶。当我们看到路口小公园里立着“里山,云雾茶镇”的广告牌,心中也是认可的。
公园里还有一组采茶女的雕塑,她们戴着幞头帽,系着小围裙在采摘茶叶吧,她们仨,中间的在擦汗(采摘工作让她挥汗如雨),右边一个在欣赏芽叶,左边一个在看着茶垄,不知她是担心采不完,还是怕采漏了嫩芽?很奇怪她们装茶叶的茶篓会那么小?要知道采一斤干茶需要1---2万个嫩芽,真没见过这么袖珍的茶篓。而且她们是站在荒草堆里?既然是茶乡,又是采茶,种点茶叶树是否更好?
小公园的对面就是富春江,这条江在富阳境内横贯52公里,在没有桥梁的日子里,两岸老百姓要过江,那渡口坐船就是唯一的通行方式。这里明显是个轮渡码头,上下箭头表示着汽车上下船要各行其道,而旁边的廊道是给旅客走的通道,那艘轮渡船已快到对岸了。
滔滔东流的富春江,宽阔的江面上已看不到川流不息的船只了,除了看到轮渡、公交船,就是那些大吨位的货物运输船。眼前这用汉白玉栏杆围彻的,有江南古典园林韵味的亭廊,布置得起伏俊秀,让人有一睹其风采的冲动。
哦,这里就是“江畔码头”。穿橙红色服装的船夫像在撑篙,抽象表现舟行运动;岸边那些活字印刷字块的构架,穿插组合了富春江旧时主要渡口码头的名称,象“里山渡”、“汤家埠”、“东梓关”等等,镌刻的“渡、埠”成堆,摆设在那里显的古朴宁静,好像对人们诉说着富春江码头文化的深沉与源远流长。
现在的“江畔码头”,象温婉娴淑的大家闺秀,安安静静的没有嘈杂,成为一种观看江景的特色休憩体验空间。
如今,再也没有从前人头攒动,争先恐后的场景。是呀,人们现在出行的选择性多了,可以公交车到达,可以私家车潇洒地前行,也可以上这里乘水上巴士一边浏览两岸风光,一边到达目的地。
富春江上航行的就是水上巴士吧,看上去乘客也不多,但是,职责所在吧,船体还是开足马力,在马达声中劈波斩浪,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