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富阳区审计局对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存在白条抵库、套取资金发放福利、村级工程重复招投标、工程指定发包、村干部参与工程、租金收缴不及时等问题。区农业农村局及有关乡镇(街道)采纳审计建议积极落实整改,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建设。为建立健全村干部报酬激励机制,修改完善《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经费保障体系》;为规范村级工程管理,出台《关于加强村级工程项目“全纳管全公开”监管的实施意见》;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经费支出,出台《关于加强撤村进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相关经费支出的指导意见》;此外,乡镇(街道)、行政村也纷纷出台相应的制度文件,进一步完善村级“三资”管理。
二是进一步解决难点痛点问题。为更好地解决全区存在的村级历史遗留白条抵库问题,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纪委监委对历史遗留9个乡镇(街道)37个村(社)发现的共计.66万元白条抵库进行了一次集中整治,按照本级自查、部门督查、整改总结三阶段稳妥推进。截至目前28个村已完成清理整治工作,清理金额.92万元,完成率达80%。下一步将继续跟进未完成乡镇的推进动态,落实专人进行业务跟踪指导,做好集中整治收尾工作。
三是进一步推进智慧财务管理。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数字赋能“三资”智慧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农村集体产权“线上”交易平台、村级财务“线上”审批系统以及“三资”大数据预警系统。切实提高村级收款“一码通”和村级支付“村务卡”的使用率,实现村级“0”现金往来。同时加大村级财务线上公开力度,实现外部监督和内部制度有效“连线”、上级监管与群众监督有效“互补”,形成“线上+线下”“人工+智能”的基层“三资”监督管理工作良好局面。(富阳区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