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韩盈春
记者骆炳浩
小区是城市的细胞,直接关乎城市的文明指数。富阳鸣翠桃源小区绿竹苑区块21幢、22幢的楼后一直是社区、物业“谈虎色变”的区域,绿化带绿植毁坏成菜地,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还浇上了粪肥,临近菜地的住户不敢开窗通风。除了公共区域圈地种菜外,该区块停车乱象也非常严重,很多车主见缝插针,常常堵住其他业主的车子,不少居民都为“出门”这样的小事而烦恼不已。
富春街道桃源社区针对这块“是非之地”抽丝剥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最终将这块“烫手的山芋”改造成停车位,既解决了附近居民停车难的问题,也化解了绿化带种菜的尴尬局面。
每个小区旧貌新颜背后,总藏着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考量到绿竹苑22幢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的情况,桃源社区计划在21幢、22幢的楼后安装电瓶车充电棚,而车位改造的诉求也不少。是安装电瓶车充电桩还是车位改造增加车位,始终找不到一个解决的平衡点。有居民甚至拔掉绿化带的绿植,以此“兵行险招”执意要增加车位。看到绿化带变成裸露之地,个别居民悄然种起了菜。绿化种菜臭气熏天、飞线冲电隐患频频、车位紧缺停车乱象,最终这里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争议之地。
“棘手事”虽盘根错节,但是学会抽丝剥茧就一定能趟出一条路。桃源社区深入问题源头,针对停车位要改造的诉求积极探寻改造方案,摸清改造带来的实际车位效益以及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针对种菜乱象,联合城管、物业多次进行现场执法。
梳理完毕之后,新问题又出现了——改造停车位的资金额不小,物业拿不出物业维修金。此路不通再找路,公共维修金是条出路。但是这又涉及到业委会的成立,只有业委会成立,才能改变公共维修资金躺在账上“睡大觉”的局面。社区又促成鸣翠桃源小区业委会的成立。在社区、业委、物业“三驾马车”联动作用下,原来的“棘手事”迎刃而解,民意调查、正常施工、共享成果,今年3月,车位正式改造完毕,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19个车位,车位两侧的电瓶车充电棚也进行了地面硬化,等待第三方公司进场安装。
为做好“国卫”复评迎检和“美丽杭州”环境整治,桃源社区还创新“三改一化”机制,打造环境综合治理闭环。一改:改变物业社区管理分离状态,社区做好环境整治派单员。桃源社区成立一支一呼百应的义务巡逻队,每一个工作日都会有队员进行辖区巡查。得益于义务巡逻队,社区工作者能第一时间掌握问题,及时将问题派单给物业。同时物业整改之后再将整改结果反馈给社区,做到事事有着落。二改:改变“富春智联”应用由虚向实,居民担起发现问题点单员。做好“富春智联”平台宣传,倡导小区居民做环境卫生督导员,随手一拍,就能反映“牛皮癣”张贴、垃圾堆放、不文明养犬等不文明现象。三改:改变不文明现象容忍度,社区启用摄像头曝光当好宣教员。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实行以来,仍有不少居民没有按规投放,针对垃圾乱投“惯犯”,采取不姑息措施,启动辖区摄像头定期曝光乱丢垃圾的居民,让他们红红脸出出汗。一化: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环境课题功在平时抓在日常,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应付检查。
编辑刘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