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古人出远门没有地图也无导航,怎么确保不迷
TUhjnbcbe - 2024/5/13 17:17:00

十一长假将至,疫情防控形势虽好,不少人的旅游计划却可能因此受到影响。相比现代人,古代人出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在明嘉靖以前,人们很少出门旅游。

明初,朱元璋为了避免百姓聚众造反,实施了严格的出行限制,规定百姓只有在得到官府许可并领取出门凭证的情况下才能远行。

此外,官府还鼓励百姓专心种地交纳赋税,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远行。明中期,由于官府的限制以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原因,百姓很少出远门。

同时,由于官方和民间都没有完整准确的地图和旅行指南,因此出远门的人往往面临迷路甚至人身安全问题。然而,自嘉靖以后,这种情况开始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士人和商人,开始走出家门,踏上了远行的旅途。同时,民间也出现了一些旅行指南,为出行的人们提供了方便。

虽然普通百姓家庭生活困难,无法进行旅行,但士人和商人的旅行活动仍在持续进行。

在明代,许多作者留下了他们对于交通情况的详细记录,例如张翰的《松窗梦语》和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尽管他们的出发点和观察角度各不相同,但这些出行文字都可以作为明代的行路指南。

此外,王士性的《广志绎》更是从细节出发,连路上是否有草都记载得清楚。这些书籍并非专门为出行方便而编纂的,而是反映了明代交通的普遍情况。

甚至明初时期,朝廷还组织人员编撰了一本《环宇通衢》,尽管这部官书有所缺失,但在当时条件下,已经是最详细的全国水陆交通路线图。

依靠这本书,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出行。

这些书籍是为了方便商人出行而撰写的,它们详细记述了地理交通、道路远近,还记述了外出远行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例如《一统路程图记》、《华夷风物商程一览》、《水陆路程》、《士商类要》、《天下路程图引》、《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和《图像南北两京路程》等。

其中,安徽休宁人黄汴花费27年时间编撰的《一统路程图记》最具代表性。他是因为自己家住在山中,不通商旅,不熟悉图籍,从小跟随父亲和哥哥泛江陆行,常常在前路渺茫时苦于询问,于是他多方搜集行程路图,最终收集了路引条。

书中详细记述了各省道路的起讫分合、里程距离、水马驿站等信息,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黄汴是抱着方便出行的目的编撰这本书的,他用自己的数十年外出远行的亲身体会和耳闻目睹的实情,构建起了这部带有经商色彩的行走路程图,为外出行路者提供了正确、周到的引导。

黄汴的著作超越了简单的旅行指南,深入传授商业经验。尽管其中也包含行船建议,但其核心目标仍然是贸易。这表明,明代的商业旅行充满挑战,需要面对险峻的山峦和汹涌的海浪,还要时刻警惕商业欺诈和盗贼的威胁。

在描述从北京到南京、浙江和福建的旅程时,黄汴特别提醒:“从北京到徐州,经常有响马贼出没,必须做好防范。”

程春宇的《士商类要》则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商业指南,他结合自己长期旅行的经验,向读者介绍了各种商业技巧,并涵盖了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此外,他还编写了一系列的旅行歌谣,方便旅行者在旅途中使用。这些歌谣语言通俗,易于理解和记忆,例如:“从渔梁坝到街口,是一百里的路程。

淳安县有茶园六十,严州府有桐庐守,富阳有潼梓关,三浙有江口。从徽州到杭州,水路距离是六百里。”黄汴和程春宇的著作都证明,明代的商业旅行充满了挑战,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危险,但他们也为旅行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实用的技巧,帮助他们在旅途中取得成功。

程春宇为了帮助士商记住历史知识,创作了一系列诗歌,如历代历数歌、历代国号诗以及历代名贤功臣等。因此,该书与《一统路程图记》同样被誉为“实用之书”,实至名归。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人出远门没有地图也无导航,怎么确保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