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通了,有电了!”辛丑牛年除夕夜20时10分,经过7个小时奋战,富阳场口中学紧急抢建气膜方舱实验室的灯亮了。
春节前夕,杭州通报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再次打响疫情防控攻坚战、歼灭战。面对突发疫情,如何以最快速度为大规模核酸检测点通电?如何以最优服务为“三区”和隔离点做好保障?
在战疫最前线,有一群光明的卫士,高擎盏盏明灯,温暖城市每一个角落。截至除夕夜,杭州电力人风雨无阻、通宵鏖战,共计服务核酸检测点临时接电个,为滨江白马湖气膜移动实验室、萧山国博中心核酸样本检测方舱、富阳鹳山公园临时方舱实验室等地紧急通电。
当天下午,省委书记袁家*,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一行来到杭州市滨江区,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在西兴街道钱塘滨和花园小区,袁家*与值守在现场的全国劳模、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红船共产*员滨江抗疫突击队队长徐川子,队员*文韬亲切握手慰问,充分肯定当前工作。他动情的说:“大家辛苦了!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守护,广大群众才能安心过年。”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名红船共产*员突击队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快一点,再快一点!”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各种困难,冲在一线,为降低扩散风险、阻断疫情传播而努力奔跑。
战疫一线,他们是谁的子女,又是谁的父母
在钱塘滨和花园小区慰问现场,人群中一抹鲜艳的红色引人注意。身着红船共产*员突击队“红马甲”的徐川子是被慰问人员中唯一的女性。
巾帼不让须眉,这是她连续在岗第6天第个小时。
“试验合格,准备送电!”1月27日凌晨2时,随着白马湖动漫城展览馆内一声指令,3组紧急调集的核酸检测气模移动实验室顺利通电。气膜实验室投运后,最大日检测量达30万管,能满足日万人次检测需求。
26日下午,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接到滨江区防疫指挥中心通知,需紧急为3组气膜核酸检测室通电。任务下达后,现场却面临着重重困难:施工时间紧!正常3天左右的工期必须压缩至一晚上完成;人员调集难!务工者返乡过年,却需短时间调集工作人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第一时间成立战疫情红船共产*员突击队,一面紧急制定供电接入方案,一面迅速集结人员。
“徐川子到岗”“李哲到岗”“罗庆来了”“汪闻涛来了”“我们来了……”短短2分钟,19名*员纷纷亮出身份,主动请缨。他们中有人顾不上感冒发高烧的女儿,有人连续三年坚守战疫一线岗位再次退掉返乡机票,有人从回家路上掉头“逆行”回到工程现场……他们带领67名作业人员、10台作业车辆,发扬“杭电铁*”精神,连夜核对负荷、敷设电缆、接电试验,历时9个小时,气膜核酸检测室顺利通电,具备投运条件。
徐川子在为气膜核酸检测室通宵送电时,9岁的女儿正在感冒发高烧。顾不上带女儿去看病,她只好委托父母带医院就诊。不巧的是,医院与一名后期确诊病例产生了时空交互,3天后接到了集中隔离的通知。
“说不愧疚那是骗人的”,仍在保电值守气膜实验室、巡视封控小区的徐川子因为连续作战,也患上了感冒声音沙哑,“但与其后悔纠结,不如和大家一起,站好岗、尽好责,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让全社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让每个“点”都亮起来,照亮63个“三区”42万人
1月30日15时,杭州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公布已划定了63个“三区”范围,涉及人口42.76万人。
如此大范围、大力度开展疫情管控,村口、社区一线的核酸检测点、管控出入点能不能跟上?怎样才能最快跟上?
应检尽检、应隔尽隔,电力先行!
风雪中,光明卫士在村社一线奋战,让每一个检测点、出入点都“亮”起来。29日晚,萧山区闻堰街道*山村实行全村封闭,村内45个疫情管控出入点需紧急接电。一支电力骨干尖刀冲锋队紧急奔赴*山村,他们兵分两路,穿梭在*山村的巷道之间。紧急制定接通电源方案,接出电线米,接通45处疫情管控出入点电源。他们当中,闻堰街道供电服务站站长、*员孙国龙已连续坚守岗位四天四夜,完成了闻堰街道多个核酸检测点和移动核酸检测实验车的临时接电工作。按计划,这个春节他将留守办公室,持续在岗战疫保电。
在一处处最短时间通电的实践中,一套工作方法迅速被摸索出来。在富阳,战疫情红船共产*员突击队员们采取了“全面指导+尖刀攻坚”“分批分组+主备转用”的工作模式,全力全速尽快点亮所有核酸检测点。“富阳已设置了71个核酸检测点,必须最大范围调动全社会力量。所以在自有电工并且周边有便捷接入电源的社区,我们派出精锐人员,协助、指导电工快速接电。而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高的检测点,我们以突击队的‘尖刀’力量为主,按照检测点紧急程度,分类排序,分成多个小组,全力攻坚通电。”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青云供电所副所长刘岩介绍。
一分钟集结,*旗在疫情防控最前线高高飘扬
在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有人在疫情封控区警戒线内不忘打响“用电保卫战”;有人一面坚守方舱特级保电现场,一面支持爱人白衣执甲,并认为“最浪漫的事是与你一起战疫”……
还有些人,他们虽不在保电岗位,却不想缺席任何一场战斗,踏上了另外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1月28日清晨5时30分,10位来自杭州电力设备制造公司的志愿者带着防疫物资,迎着冬雨寒风,奔赴滨江六和社区,协助社区开展工作。
这支小分队的集结仅仅用了一分钟。1月27日一早,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支部接到任务,需立即组建志愿者队伍,驰援滨江区抗疫。“我去,算我一个”“我也去”“我也要去”……*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