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里曾是国宝秘藏地今天,杭州文澜阁四
TUhjnbcbe - 2023/8/9 21:48:00

今年是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西迁85周年,8月5日是国宝运抵富阳渔山的日子。

今天上午,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西迁首站研学中心在富阳区渔山乡五岭村正式开放。

铭记“护宝”烽火艰辛历史

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西迁首站研学中心位于渔山乡五岭村,由赵坤良老宅升级改造,场馆面积余平方米。一楼主要介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西迁历程及在渔山的护宝经历,分为4个单元;二楼主要介绍《四库全书》知识,分为4个单元。

据渔山乡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学中心以“展板+实物”的形式丰富展陈内容,深度还原文澜阁《四库全书》6次迁移及最后完璧归“杭”的艰辛历程。同时,借助声、光、电技术,给民众带来全方位的沉浸式学习新体验。

据史料记载,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宝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时任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陈训慈与富阳籍工作人员夏定域的建议下,开启了波澜壮阔的西迁之旅。

曾秘藏《四库全书》的老宅(修缮前)

年8月5日,文澜阁《四库全书》及其他古籍善本共箱运抵西迁第一站——富阳渔山,并由数百名挑夫协同搬运至时任《东南日报》编辑、渔山人赵坤良的老宅中。

《富春渔山赵氏宗谱》关于

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的记载

《四库全书》在渔山密藏近天之后,继续转移至建德、龙泉、贵阳、重庆等地,并于年7月5日重回杭州文澜阁。

文澜阁《四库全书》经历了长达8年又11个月的大转移,跨越6个省市,辗转多公里,堪称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征”。

弘扬“护宝”爱国主义精神

研学中心的前身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西迁首站纪念馆,已获杭州市*员教育基地、民众教育史研究基地等称号。

此次升级开放后,为富阳再添一个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虽然只在渔山密藏了短暂的来天,但是其背后的意义却深远而重大。赵坤良先生冒生命危险腾出老宅密藏《四库全书》,渔山人民用肩膀挑库书、用背扛国宝,不仅表现出渔山人民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更表现出他们崇高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为铭记这段烽火护宝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渔山乡充分整合当地山水景观、历史文化等资源,在春永线亲水平台打造铜像、浮雕等景观小品。

此外,在省级粮食功能区开辟的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西迁首站稻草人群雕主题展示区域,既为民众提供了可供游玩休憩的文化公园,也为传承护宝文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场所与阵地。

凝聚“护宝”磅礴乡贤力量

渔山乡坚持把统战工作与乡贤工作融入中心工作中,积极探索乡贤参与区域治理和文化兴盛的新模式,着力打造统战工作与乡贤工作“金名片”。

在研学中心前期筹备工作中,积极联系乡贤深挖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战西迁过程中的历史与故事,获得大量宝贵一手历史资料。部分乡贤还为研学中心捐赠极具历史价值的老物件,极大丰富了展陈内容。

开馆仪式上,富阳正大彩印有限公司董事长、渔山乡贤赵国栋为研学中心捐赠价值6万元的图书册,展现了渔山乡贤关心家乡事业发展的热心与情怀。

接下来,渔山乡将在研学中心内打造“乡贤议事厅”,汇聚道德模范、先进典型、创业能人、专家学者等乡贤力量,整合特有乡贤文化资源,借助乡贤磅礴力量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涵育文明乡风,助力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为建设“四生融合”的卷首未来城镇、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贡献力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里曾是国宝秘藏地今天,杭州文澜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