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杭州日报」
通讯员史琦欢叶潇君记者骆炳浩
8月9日下午,市委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市乡镇(街道)*(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富阳大源镇*委书记杨兰英等10位乡镇(街道)*(工)委书记在各分会场作交流发言。
“安全是共同富裕的基石。”大源镇*委书记杨兰英在交流发言中说,台风“烟花”在大源镇创下了最大雨量、最高水位、最多地质灾害点等“三个历史之最”,但在市委市*府、区委区*府坚强领导下,在“区领导包片指挥、大*委捆绑作战”下,大源镇众志成城、全力抗台,经受住了重大考验,也收获了“三个一”的宝贵经验。
“一是要决策果断,一刻也不能犹豫。”杨兰英说,7月25日晚18点40分左右,虹赤村第一次突发山体滑坡,5万立方米山体倾泻而下,情况危急。区委主要领导立即赶到现场、坐镇指挥,在第一时间决定转移危险区域14名群众,随后又果断决策、扩大范围,连夜转移第二批次人。第二天,该区域又发现了多处山体开裂,所幸人员已全部提前转移。
“二是要以民为本,一个也不能落下。”这次台风期间,大源累计转移群众人,是近十多年来转移群众最多的一次。特别是在发生山体滑坡后,大源镇深刻吸取教训,除了“码上人员”应转尽转外,以“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决心,千方百计做到了能转全转。
“三是要杜绝侥幸,一点也不能麻痹。”这次台风期间,大源发生的山体滑坡大多数都不是地质灾害点,有3起是巡查人员发现山体挡墙开裂、山水开始变浑,提前预警,降低风险。台风来临前,大源镇坚决叫停所有在建工程,坚决拆除多处危旧房,累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点个。目前,大源镇各项灾后恢复工作进展有序。
防台救灾需要关键时刻科学处置,更重要是在平时打牢基层基础。杨兰英说,近年来,大源镇坚持固本强基、深入群众、办好实事、提升治理,持续开展“昼访夜谈”等活动,既锤炼了干部队伍、办好了民生实事、提升了治理水平,也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筑强堡垒,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在年和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大源镇共引回17名乡贤担任村干部(其中5名当选为村书记),3个村已经迅速从落后村变成先进村。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导向,深入开展擂台比武、比学赶超,以“*员请战、骨干作战、抱团奋战”方式,开展6次大规模征迁,锤炼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部队伍。
——坚持深入群众,持续开展组团联村、百日解百难、昼访夜谈等活动,通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小流域治理等工作的顺利推进,贴近群众生活,从迎着骂声进门转变到听着笑声出门,与群众坐在一张板凳上。
——坚持办好实事,紧盯群众的急难愁盼,加快安置房建设,推进危旧房整治,解决山区群众建房难题,抓好“四好农村路”,农村饮用水实现全覆盖等,在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同时,也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坚持提升治理,着力抓好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基层防疫防控工作,深化智慧赋能,推进家和智联、富春智联等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数字化水平。
编辑骆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