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古镇是我们祖先最早赖以生存的根基,是祖先们繁衍后代的安全港湾,也是文明社会早期的产物。它从选址到布局都强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因而表现出了山水风光之特色。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村落史,向人们展示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我国的古村落,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多种多样,更加能反映出我国的历史,民族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古村落集人文、历史、建筑、民俗等多种文化于一身,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成为了所有人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浙江省杭州市境内,优雅温润的富春江南岸有个千年的古镇,四周群山环抱,树木植被郁郁葱葱。古镇至今依然还保留着一代君王传家的古老气息,和家族多少年来传承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这里还有着东汉初年名士严子陵曾经大肆赞美的龙门山,她就是富阳市的龙门古镇。
龙门古镇的悠久历史已经有多年,历经了太多朝代的风云变幻,也饱尝了多次战争对山村的洗礼,虽古镇历经风雨,但世代兴家之念却生生不息。这里是一代君王孙权的故里,镇中的人员有八成左右都姓孙,孙姓家族秉承先祖业绩,在这里定居繁衍已过千年。这里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保存最为完整,且是少见的山乡古镇。
遥想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火纷飞,一个个诸侯氏族不断地崛起与倒下。孙氏家族的孙坚也是割据一方的小诸侯,但*权落到了孙权手上后,才真正成为了割据在长江以南的霸主。孙权以长江为天险,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最终控制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与强势的魏国曹氏隔江据守,成为了一代的人王帝主。
龙门古镇是孙权后裔繁衍生息之所,古镇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镇中央的一方池砚,像镜子一般平静的池水,见证了古镇千百年来的变化,也是孙氏家族后人们心中崇敬的一池圣水。他们世代传承耕读传家的古训遗风,牢记恪守唯有读书及第兴家的理念,而这一池静水就是他们心中的“砚台”,保佑着族人能进士及第,光耀门楣。
古镇中的民居基本都是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虽然说龙门地处江南山区,按常理也会将建筑风格,融入于江南一派的小巧而又有情调的风格,可是这里却秉承了徽州建筑的格局。但与徽派稍有出入的是这里的街道和墙体,都是用鹅卵石铺设和砌筑,外表在挂上墙皮。不是像徽州的古村落是用青砖建造,感觉龙门古镇与徽州古村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差距。
这里为何承袭了徽派的建筑风格,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在明朝期间徽商崛起,可以说徽州商人叱诧风云,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并且垄断了国家资源的经济命脉。而且徽州商人都是以家族的形式向外扩张,在那个时期,富春江的中下游杭州一带,也是徽州商人经商及货物往来的集散地。龙门镇就是在这个时期融入了徽州的思想,建成了一体的徽派建筑。
一条长约米的卵石古街是古镇最具表现的风景,古巷清风如水,街道两旁的墙体斑驳,破旧的墙体已经剥落,露出了大面积的卵石。有的墙体布满苔藓,部分已经发黑,踩在卵石铺就的黑色街道上,更加显示出民居的古朴厚重,有着久远的历史沧桑感。街道两旁店铺挂着古时候的招牌,这里也是古镇中的美食一条街。
镇中两侧高大的墙体将小巷挤得很窄,也就能容纳一人行走。巷道幽深,抬头只能看到一线天。镇中的街道与所有的小巷道相通,如果你不记着来时的道路,你也许会转上几个小时都找不到来时的路,会气得你越急就越是转不出巷道,发脾气也没用。
龙门古镇坐落在龙门山脚下,龙门山中风景绮丽,空气清新。峰峦叠翠,怪石嶙峋,幽谷神潭,瀑布如练。曾经山下有个龙门寺,这里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朱元璋起兵抗元,有一次兵败,让元朝兵马将他追到了龙门山中。跑进山里看到了一座百米瀑布飞流直下,翻出蒸腾的白雾,而前方已经没有的道路。看到此情此景,他长叹一声:这就是我朱元璋的葬身之地呀。
话音刚落,有一条青龙从深潭中飞出,在他的身后释放出更多的白雾,简直什么也看不见,当元兵搜索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他,也就悻悻而去。朱元璋因此而幸免遇难,在他得到天下之时跟大臣们说了这个故事,并且还要到龙门山修庙,以示祭拜神龙的保佑,大臣们都很赞成。于是带领大臣来到当年的“白布泉”,上香祭拜,并颁旨在此建“广济龙王”庙,从此以后,“广济龙王”时时都会受到百姓的朝拜。
龙门古镇的民俗是这里的一大特色,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整支的猪羊,各种的干鲜果品,统统都摆上供桌,纪念祖先并希望祖先能保佑后人们健康平安,百姓们年年丰收。祭拜完后举行盛大空前的花灯活动,有舞龙灯、耍雄狮、花灯、戏灯、走马灯等,花灯在人群中不停地游动,特别有意思。在这个热闹的场面中,也少不了脆响的鞭炮和声传数米的锣鼓,龙门古镇的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