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杭州市区高中学校布局规划(-)》。
点击查看大图
本次规划的空间范围为杭州市区,包括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余杭区、临平区、萧山区、富阳区、临安区十城区。高中学校是指各种类型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其中规划新增学校均为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其他类型高中学校为现状保留。
规划表示,至年,市区高中学校总量达到所,其中新建23所,提供高中学位29.1万生;至年,市区高中学校总量达到所,其中新建50所,提供高中学位43.4万生。也就是说,至年,高中学位将在年21万学位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多。
至年,市区高中总量达到所,提供高中学位29.1万生。规划近期新增学校主要包含两部分:
一是年已开工建设学校12所,新增高中学位数2.6万生。
二是-年期间新开工建设高中学校23所,其中上城区2所,拱墅区2所,西湖区2所,滨江区1所,钱塘区1所,萧山区4所,余杭区5所,临平区3所,富阳区2所,临安区1所,可新增高中学位数5.6万生。
两部分新建合计市区最大可新增高中学位8.2万生。本次规划对近期建设学校进行选址控制,明确新建学校班级规模和建设地块具体位置。
至年,市区高中总量达到所,提供高中学位43.4万生。
规划远期(-年)新建高中学校50所,其中上城区3所,拱墅区2所,西湖区1所,滨江区2所,钱塘区6所,萧山区15所,余杭区8所,临平区3所,富阳区7所,临安区3所,可新增高中学位数14.3万生。
本次规划对远期建设学校进行点位的控制,明确新建学校班级规模和区域位置,具体建设地块在下一层次规划中逐步明确。
该布局规划称,本次规划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引领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市域一体的高中教育体系。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要秉持“公平共享”的原则,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城市乡村公平供给,以教育支撑“大杭州、高质量、共富裕”的宏伟目标。
推动高中学校课程改革,强化高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形成一批课程特色明显、布局相对合理,充分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特色高中学校。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集中力量打造学校优势项目,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确保特色高中建设继续领跑全省。
以建设世界名城和亚运会为契机,树立先进的教育国际理念,推动高中段学校探索引进海外优质课程资源、先进职业教育专业和国际通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测试项目等,形成与城市国际化水平相适应的教育体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拓展中外合作办学,丰富中外人文交流。
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均衡配置,实施教育信息网络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和应用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探索新型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促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校企共同体”建设,推进现代学徒制国家级试点,积极吸引校外技术技能大师进中职学校兼课。积极做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推动合作办学项目(机构)从城区向县(市)延伸,从普高向职高拓展。
完善名校集团化扶持*策,实施基于全市域推进的新名校集团化行动。坚持“管理不变、招生一体”的思路,完善和实施市区高中段学校布局规划,深化各城区优质高中合作交流,推进名校资源的动态再生发展机制。
来源/杭州网、浙江新闻
编辑/贺一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