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从房子的居住属性上来讲,其实“高房价,反而是抑制贫富差距的”。
因为无论是一线城市的豪宅,还是三线城市的小区,其实居住起来差距没那么大,尤其是现在商业区和物流普遍发达。
甚至从居住舒适度上来讲,一线城市真的远不如三四线城市舒服。节奏慢、环境好、人流、不堵车等,这不就是大家说的诗和远方吗?
经济发展,把大量的货币耗在房子上,其实是一种最折中的选择了。
至少流向一些大众生活的日用品上,比如粮食、服装、电力。当然,也不能推高制造业物料成本,弄的产业也没法发展。
所以这个时代,大家吃穿不愁的时候,就拼的是心态了。
拼了命在大都市无法扎根,也可以泰然享受小城市的安逸,有吃有喝穷乐呵也挺好。
当然有的人说,为了下一代,拼命了也要在大城市买房,还要买学区房。这,就是个人选择不同了。
其实,几十年后什么东西最有价值,现在是无法预测的。大部分人都追逐的东西,肯定是不稀缺的,结局也就是保留原始使用属性。
房子一旦成为商品,这么多货币流进来,被炒得这么高,往往结果能够成功获利套现的还是少部分人,这就跟股市是类似的。
绝大部分人,还是只购买到了使用属性,用一生慢慢消化。
前几天央行降准后,朋友圈里卖房的又开始欢呼,宽松来了,房市又要火爆了。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目前普通老百姓手里存款有限,而且负债已经过高了,生存都困难,哪里有钱买房,除非刚需的,只能瘦驴拉硬屎了。
而有钱的,早就投资买了很多房子了。
所以,房价没有再普涨的空间了,直接的体现,就是居民部门杠杆率偏高。
现在居民部门杠杆率超过6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金融稳定警戒线是65%。现在离警戒线很近了,在这个基础上,还指望房价普涨,那是不现实的。
主观上虽然依然调控,但是客观上也没这个空间。
02、“*策底”来了,那“市场底”还会远吗?
回到杭州楼市的话题,和品又触发社保了!
和品的摇号群里发生了一阵阵骚动,有群友称和品登记量已经突破组,更有群友跳出来说道:哪止呀!听说都有组了。
到了晚上8点多,置业顾问站出来明确告诉购房者们,已经超过1:10了,大家就静待入围短信吧。
说来真有点不可思议,在滨融府和天御的对冲下,还有套的大体量房源加持,和品依旧触发了社保排序。
由此可见,市中心改善力量,有多么凶猛。
那接下去,市区又有哪些改善盘会面世呢?最快能买到的,就是已经领证的天曜城,主力户型-㎡,共套房源。
三塘板块的檀映里,还有一幢房源,均是㎡左右的四开间朝南户型。据开发商透露,有望在月底或1月初入市。
另外,和家园臻园的4幢6层洋房,也有望在近期入市。主力户型-㎡,容积率仅0.98,改善基因十分显著。
从江南岸、市中心到城西的改善们,准备好了么?
再来看看上周的新房数据,根据克而瑞统计,上周(12.6-12.12),杭州十区商品房共成交套,成交均价元/㎡,环比前一周成交套数上涨.7%,成交均价下降13.9%。
其中,主城区商品房成交套,成交均价元/㎡,环比前一周成交套数上涨%,成交均价上涨27.6%。
市场上,回暖的狂风吹了起来。
降准+下调利率这套“组合拳”,给了市场希望。再加上各路人马的推波助澜,部分购房者开始担心明年楼市会回暖,白白错失买房良机。
11月,杭州市区(含富阳、不含临安)二手房成交量回升,共网签二手房套。
相较10月的套,涨幅达3成。最多的一天,当日网签套,创近2个月新高。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除了成交总量变化之外,住宅比例也有明显回升。
拿9月来说,杭州市区二手房签约TOP10榜单中,酒店式公寓上榜7个,涉及住宅仅3个。而11月,住宅有7个,酒店式公寓只有3个。
上周,杭州市区二手房签约套,住宅套,占比81.6%;上上周,二手房签约套,住宅套,占比77.4%。然而在9月,最后一周住宅占比70.2%;第二周更夸张,住宅占比仅60%左右。
购房者担心明年市场会回暖,并不是无的放矢。
9月底,央行会议提到:“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1月,央行罕见公布个人住房贷款的月度数据,10月个人房贷环比增长亿。
最近,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1-2中国经济年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发言: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
释放的信号很明确,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业务,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年*策、贷款有可能会进一步放松。
利好消息频出,基本可以确认,“*策底”来了,那“市场底”还会远吗?
另一方面,明年新房真的不多。
为了追求高周转,快速回笼资金,此前各大项目竭尽所能快速入市。
今年3月前的出让土地,目前新房供应已经去化的差不多,富阳、临安区去化速度稍微慢一点。
就拿大城北来说,丁桥1盘在售,崇贤1盘待售,勾庄1盘在售、1盘待售,三墩北1盘在售、1盘待售,东湖新城2盘待售,华丰1盘待售......
城东方向,城东新城佳兆业印月预计还剩2次加推,金隅城东新城项目10月拿地,入市也没这么快;艮北新城新房售罄,九堡只有北辰聆潮府,笕桥只剩一根“独苗”世茂风颂府。
在售项目几乎再有一两次加推就会清盘,而待售项目不多,且入市时间不确定。
明年杭州又有亚运会,大概率会停工一段时间。也就是说,杭州极可能会迎来一段新房空窗期。
没新房可买会怎么样?必然有部分购房者被挤压到二手房市场,间接助推二手房市场行情。
03、房地产有没有泡沫?
对于那些热切盼望房价下跌的朋友,你要明白一点,房价大跌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房价下跌一些,能够买得起房子的人还是富人,普通人还是一样买不起房子。
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一点,我打个比方吧,在高考中,和的录取比例是5%,那么只有成绩前5%的学生才能够考上和。
普通学生要求降低一些考试难度根本就没有意义,即使是考卷容易一些,考上和的人,还是成绩前5%的学生,普通学生还是考不上和。
买房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城市就那么几个,每个大城市的人口容量是有限的。由于城市公共资源限制,大城市不能无限量供应住房,只有最富有的那10%的人能够买大城市的商品房。
在高考中,即使考卷难度降低一点,能够考上和的还是前5%学霸,不会变成学渣和普通学生。
同样的道理,即使房价下降一些,能够买得起商品房的还是最富有的那10%的人,不会变成穷人和普通人。
房地产有没有泡沫?如果有,将来会怎么解决?房子说到底,就是太贵了,和收入相比来说。
既然房子是商品,那么也应该按照一般的商品来解决。我们回溯一下这几十年来是怎么解决物价贵的问题的?
其实最像的就是汽车,汽车当年一定是奢侈品,现在依然是奢侈品,但已经走入千家万巷了。
车子现在的情况,豪车依然是奢侈品,大多数人买不起;但普通的车虽然依然很贵,但有各种价位的车子供你选择了,你开宝马,我开大众,他开五菱宏光,虽然有区别,但只是质量的区别,不是有无的区别了。
未来就是一二线核心地段的房子依然像豪车一样,普通人是一辈子都买不起的,二三线核心地段也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但有大量的三四线可以供普通人选择。
这需要在按住房价增速的同时M2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速。一定的通胀,对老年人不公平,但对年轻人是公平的。
当大家的财富都在缩水,年轻人赚钱的能力就是最大的优势了,因为财富的增值会被通胀侵蚀。
不要灰心、不要丧气,熬过黑暗,就会有光明的。
04、总结
对自住购房者来说,也差不多是时候买房了。
诚然,谁都想以很低价买房子,谁都希望买了房马上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准确抄底的。
和股市追涨杀跌一个道理,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摸透。你以为楼市可能还会下跌,但万一下阶段就是小阳春呢?
想到这一点,决定买房就变得容易多了。而且,自住没法等太长时间啊。早买早住,尤其对刚需来说,拥有房子的幸福感可能要远大于房价差带来的遗憾。
不过,想加杠杆暴富的,劝你歇一歇心思。二手房指导价、房地产税始终是横在杭州市场上的两座隐形大山。
另外,哪怕现在成交转好、部分板块价格趋于稳定,但近两年肯定也回不到今年6/7月的高峰了。
久*必输,不如将心态放平和些。
当一个带有投资金融属性的房子,再次变回人们熟悉的居住场所时,它的价值一定是需要被重新评估的。
当房子达到4~5万每平方米的时候,就不是普通人家能买的,只能是有钱人能买得起的。
不管房价如何,城市核心区域的优质楼盘,有实力的人自然是抢着买,而没钱的自然是望而却步。
所以,别总问房子将来会涨还是会跌?因为现如今房子已经不是用来做投资的,而是用来住的了。
那么你想达到什么生活品质,有没有能力和有没有必要为生活品质买单,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