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史琦欢记者骆炳浩
“文化礼堂都建好,文艺生活有提高。养老保险不会少,活过一百还太小。不忘初心记得牢,感谢*的好领导……”4月15日下午,位于富阳大源镇东前村的百花公园里,响起欢快的快板声。“富春窗·经纬”宣讲团成员方永申,这位年逾七旬的老*员自编自演《颂*恩》,将中国共产*的光辉历史、*的好*策、城乡巨变等生动地说唱出来,让现场观众听得进、记得住、受感悟。
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这场以“我在大源溪畔学*史”为主线的“心怀感恩系*情、红色根脉寻初心”*史学习教育主题*日活动,吸引区委*建和乡村振兴指导组、镇村干部、*员代表、乡贤代表等余人参加。
据悉,为开展好*史学习教育,大源镇将在6月底前建成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作为开展*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并结合习近平同志调研大源溪、周恩来同志视察大源等重要史料、红色故事,充分挖掘大源人民传承红色精神,沿着“两山”发展理念指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动人故事。
大源镇人大主席沈立文在致辞中说,要抢抓新城建设机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各村要紧跟新城建设步伐,做深、做实“筑巢引凤”这篇文章。要切实抓好环境整治工作,沉下心来、狠抓落实,共同打造美丽的富春湾新城后花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把好的产业、好的项目引回来、留下来;要抢抓融杭发展机遇,打造一流产业业态。大源是富阳南大门,西复线的顺利通车,大大缩短了大源里片区域融入杭州主城区的时空距离。互通就是家门口,大源各村是杭州富春湾新城对外展示的窗口,更是大源融入“长三角”的门户。各村要认真谋划、找准定位,依托精品线路打造,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投入到村庄发展中去,发展美丽经济、打造美丽人文,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打造属于大源的“互通经济”;要抢抓乡村振兴机遇,打造一流美丽乡村样板。年大源“拆整现象”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充分体现了我们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的决心。开弓没有回头箭,拆整仅仅是基础,下一步要聚焦创建标准,“站在山头看风景”,拔高标杆,以迎难而上、攻城拔寨的气势创建具有“大源味道”的美丽乡村。
活动现场,东前村作为大源向外展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窗口,以VCR形式展示了村风民风*风的新变化。近年来,东前村在新一届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凝心聚力共建美丽东前,村集体收入、村容村貌、村风民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活动中,3位乡贤带着村民的心声,结合*史、村史、乡村振兴等带来“微*课”,分享中共地下*隐居白莲庵、东前“甘坑精神”、“村富民强的中国顶尖村庄”能给我们什么启发等内容,让大家感受新变化、合力开新局,为全镇发展鼓足干劲。
诗朗诵《炊烟飘过顷田畈》、情景表演唱《绣红旗》、革命歌曲演唱《唱支山歌给*听》……一个个红色经典节目,带领在场观众重温风云激荡的光辉岁月,再现*的光辉历程,燃起了大家的爱*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源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了无数光辉的足迹,这些历史遗址和红色故事成为了我们传承精神的宝贵财富。区委*建和乡村振兴指导组、大源镇*委向15个行*村书记授旗,大源镇“寻访红色根脉”主题活动由此正式启动。
编辑许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