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窗帘上用的挂球,制作起来有点复杂,需要好几道工序,但我们共富工坊的章妈妈们做一个只需30秒钟左右。这个是百结,我主要放到邻村五联村的共富工坊进行制作。”近日,富阳常绿镇五星级“章妈妈共富工坊”负责人章亚玲拿起制作好的样品一一介绍。
作为常绿镇“章妈妈共富工坊”联盟的“龙头”,章亚玲经营产品主要以加工苏头、珠子、百结、辫子等为主,劳务工资一年就发放了余万元,人数从最初的30多人到现在多人,其中农村闲散劳动力和低收入群体占绝大多数。
红领共富,“章妈妈共富工坊”遍地开花
今年以来,为全力推进“章妈妈共富工坊”系统化建设,常绿镇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章妈妈共富工坊”建设的实施方案》,不断提升阵地,优化布局,通过明晰加工区、展示区和仓储区,配备消防等设施,使加工点从以前较杂乱的家庭式加工模式,提升到标准化的“共富工坊”,提高加工整体质量和效率。
以镇妇联积极打造的“章妈妈共富工坊——亚玲绣纺”为例,章亚玲担任着富阳区来料加工协会会长一职,还是富阳区妇联执委。她的来料加工事业在区镇两级妇联的关心帮助下,规模逐年扩大,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身边一部分无业低收入的妇女同胞就业,每年为她们增加—元的额外收入。
“我要在家带小孩,其他地方上班时间不是特别自由,在这里,我既可以照顾小孩,又可以增加一点收入。”楼松琴动作娴熟地编织着百结,很快就完成了一个。
目前,章亚玲的加工队伍遍及常绿8个行*村。她还在富春街道、鹿山街道、东洲街道、大源镇、场口镇等地设立了多个二级来料加工点,吸收了更多的低收入农户参与进来,实现了从帮助本地群众增收致富扩面到其他相邻乡镇。
“章妈妈共富工坊”,以章亚玲来料加工点为突出代表,遍及常绿8个行*村16个点位,有共富经纪人16人,用工以农村闲置劳动力为主,参与人数达余人,年发放加工费累计达0万元以上,产品主要涉及苏头、珠子、百结、辫子、挂球、袜子、毛巾、服装等。同时,依托镇村*群服务中心,设镇村“共富加油站”9个,专兼职讲师15人,其中*员讲师8人,年活动参与人次。
向专业化迈进,推行工坊星级评定
近几年,常绿镇*委牵头镇妇联、工会等组织,积极开展来料加工专业技术培训、技能比武、以老带新、座谈会、区域联动、外出参观学习接洽业务等活动,提升加工技术水平,有效整合资源资产,实现配置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来料加工正在从简单化向专业化迈进。
常绿“章妈妈共富工坊”,以点带面,倡导在家门口就业,盘活了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和农村闲置资产,提供了一大批就业岗位,积极发动低收入农户参与到来料加工中来,从被动帮扶到主动就业增收,充分发挥出妇联组织的联动作用,营造了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氛围,走上了“章妈妈”的共富之路。
此外,为引导鼓励本镇优秀经纪人等参与“章妈妈共富工坊”建设,常绿镇出台星级工坊评定标准,动员和吸引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信誉度较高、乐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不同类别经营主体参与建设“章妈妈共富工坊”,积极将“共富工坊”经营范围从来料加工拓展到餐饮、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提高“共富”覆盖面。
常绿镇将根据星级工坊评定标准,进行评比,争创五星、四星和三星级示范型来料加工“章妈妈共富工坊”,根据星级评比结果授牌并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五星级奖励2万元,四星级奖励1万元,三星级奖励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