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坡概况
里坞矿滑坡位于浙江省富阳市胥口镇里坞村。里坞水泥矿区由于施工开采,年6月中旬,在梅雨季节的连续强降雨后,矿区西北部m~m高程、断层F3~F6之间的山体发生滑坡,滑坡及堆枳体汜围刚北长约,小西宽约85m,平面面积约m2。
因降水再次发生滑坡,面积增大m2后缘延伸至便道,已无法正常使用,且现状滑坡周缘及内部仔在大重的台坎和裂缝,悄以衣面岩土体结构较为松散,降雨极易渗入滑坡体内,在特大暴雨及连续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情况下,滑坡体有可能随时失稳,严重危及到滑坡前缘矿区内工作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以及矿区的后续开采工程。(如图1)
2区域地质情况
滑坡区大地构造隶属“扬子―钱塘准地槽系”之“钱塘槽背斜”,南西邻接“江南台背斜”。区域构造总体以褶皱为主,北东向构造清晰,褶皱轴线向北东倾伏,以宁国墩—学川震旦~寒武系为核部,构成整个大复背斜。
滑坡区位于该大复背斜的南东端,区内褶皱发育一般,滑坡体所在山体为一单斜构造,岩层产状~°Z30~~55°。区内断层较发育,主要发育有两组:北东东向纵向断层(F1)和北北西向横断层(F3~F6),见图2
/p>
根据现场地貌特征调查,滑坡范围内断层地质构造异常发育,主要发育两类断层:逆冲断层和平移断层。
逆冲断层:F1断层为逆冲断层,Fl断层为北西向逆冲断层,产状约°L82°,至西向东近垂直与F6、F3和F3断层相交。由于横断层的多次错动,使F1的产出位置变化较大。
平移断层:自西向东依次发育F6、F3和F6三条平移断层,均为北北西向平移断层,断距30~50m不等。
断层的纵横交错发育,破坏了砂岩、灰岩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形成大面积、连续的断层破碎带,特别是砂岩受挤压,破碎严重,导致岩体完整性较差,是该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
3滑坡区地貌特征
区域地貌类型为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地貌,高程约在+50~+m,地表植被茂密,多为毛竹、杉木及灌木。
滑坡位于矿区的北西侧斜坡上。对比滑坡前后的地形图,滑坡前后的地形除前缘人类活动影响外,滑坡中上部的地形变化较小。滑坡区的高程范围为~m。总体呈现上部高程~m较缓,坡度为10~15°,中部高程~m较陡,坡度为25~30°,前缘高程~m较缓,原始坡度为10~15°,现切坡后形成人工边坡,坡度为35°,m以下为高度约15m,坡度大于50°的人工边坡。横向上西侧坡度较东侧陡。滑坡外围西侧发育一条冲沟,内部发育一条微小冲沟,自滑坡西侧一直延伸至后缘东侧,其附近地形平缓。滑坡后缘地形下错高度较大,错距为3~5m,错距自西侧向东侧逐渐减小,后缘附近植被破坏较严重,其余地段植被茂盛,破坏很小。
4滑坡规模和形态特征
HP1滑坡平面形态呈扩口簸箕状。滑坡两侧及后缘裂缝明显,依照地形、外围裂缝可确定滑坡的两侧及后缘边界。滑坡两侧周界长约m。滑坡前缘高程~m附近可见多处裂缝,高程m~m之间开挖边坡表面出现多处裂缝,局部还可见坡面鼓胀突出,高程m平台及平台以下开挖面未见变形破坏迹象,故确定滑坡前缘位于高程m平台附近。滑坡后缘宽约m,前缘宽约m,平面面积约m2,厚度4~26m(据钻探揭示),总体积约30×10m。其中开采境界内平面面积约m?,体积约1.7×10m。滑坡后缘高程约m,前缘高程约m,相对高差约为70m。滑坡主滑方向SE°,主轴长度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