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国网友都在问这位杭州人是谁他的东西太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

镜头里是一双粗糙的手。

号竹、拼架、穿线、裱伞、上油……

一系列工序完成,

枝枝竹骨化为一把成伞,

覆着老茧的指腹又增加了几道新擦痕。

闻士善在TikTok上展示给油纸伞刷桐油

在TikTok上,这段制伞视频热度攀升。“竹枝成花”的技艺吸引不少网友发问:这位大师是谁?

他是58岁的中国油纸伞传承人闻士善。

镜头不曾记录的那些年

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而今能够完整掌握古法油纸伞制作工序的匠人已经屈指可数,闻士善是其一。

开始学做油纸伞那年,闻士善27岁,这一做就是30来年。

闻士善来自杭州富阳金竺村,制伞是富阳的传统手工艺。他的父亲也是村里的一名伞匠,那时油纸伞还是人们的日常用品。虽然从小见惯了父亲在火炉上烤伞架、为油纸伞糊伞面,但闻士善一开始还没有决心学习油纸伞工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尼龙钢架伞的冲击,油纸伞逐渐退出市场。富阳的油纸伞传承史空白了几近二十年。直到年,村里的老支书找到闻士善,希望他能够恢复油纸伞的生产。面对濒临失传的手艺与村里失活的经济,闻士善踏上了复兴油纸伞之路。

这之后,闻士善几经寻师、访师找回制伞工艺,他还创新出了自己的一套油纸伞制作工艺。相比市面上七十多道工序的普通油纸伞,闻士善手下的油纸伞需要一百零六道工艺的打磨。

闻士善的油纸伞

当年初出茅庐的闻士善对自己的油纸伞很有信心,但现实很快向他浇了一盆凉水。“我的伞在国内一把都卖不出去”,这就是闻士善当时的真实境况。年出头,闻士善的油纸伞定价28元,比市场上5元的定价高出了将近六倍,闻士善很有信心,“总会有人要的”。

年,闻士善拉了一根网线到村里,赶时髦的他借助翻译软件,上传了富阳油纸伞的商品信息,之后陆陆续续接到了来自国外的订单,从此打开了海外的销路。村里的油纸伞作坊运营才渐渐开始稳定下来。但此时,富阳油纸伞的国内市场还尚未真正打开。

当老非遗遇到新网友

年,浙江富阳油纸伞申遗成功,闻士善正式成为富阳油纸伞非遗传承人,越来越多人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