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朱婷记者骆炳浩
富阳区坚持党建统领、业务为本、数字赋能,加快构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体系,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今年被列为杭州市唯一的浙江省水利行业“强监管改革试点县(区)”。
以“安”为本,构建水利工程“安全网”
富阳制定《年度防汛手册》,建立水利设施、在建工程、涉水工程安全度汛和安全隐患整改等4张责任清单,落实水利设施防汛责任人人,安全预警责任人人。个水库全部建立度汛控运计划监测预报预警方案和应急工作方案。聚焦隐患盲区,组织开展“无死角、无漏洞”防汛安全大检查,对排查发现的防洪防汛短板,及时下发《整改督查单》13份,督促各乡镇(街道)和责任主体迅速整改,形成严格的隐患闭环管理。
同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主汛期专业技术人员每日校核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平台数据、水库水雨情遥测设数据和其它水文站点数据,提高预报精准性,累计向乡镇(街道)发送预警信息达条。加强病险山塘水库和涉水工程管理,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1座水库除险加固、17座山塘整治)总体进度达80%以上,居杭州地区第一位。
以“美”为基,助力描绘“富春山居图”
富阳坚持以生态与功能并重,充分研究和发挥阳陂湖调蓄功能,以生态修复、防洪排涝为主,兼顾水环境和景观提升,打造具有千年历史的阳陂湖生态湿地。编制完成《阳陂湖分洪排涝计划》,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目前,阳陂湖项目面积亩,其中水域面积亩,设计景观水位6.8米(常水位),湖体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3.8米,可容纳约万方洪水量。
富阳坚持全水域排查、全闭环整改、全方位监管,保持治水管水高压态势,积极落实河道升级、城区配水、环境保洁等工作,强化多元统筹。年完成河道保洁公里,鹿山泵站每年排水1.3亿立方米,极大改善城区河道水环境,实现“一渠清水绕城来”。深入贯彻“绿色发展、人水和谐”理念,大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打造“水美乡村”,有力助推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已提升改造绿道25公里,累计建成景观堰坝6条。富春江、壶源溪、葛溪等绿道基本全线贯通,龙鳞坝、上臧堰等一批景观堰坝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农旅开发。
以“智”为要,推进防洪减灾“数字化”
富阳开展水库水雨情遥测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库应急防御能力,新建座水库水位遥测站,实现全区座水库水位遥测全覆盖。同时,开展重点领域危险区域转移人员基础信息排查,大力推广“浙江安全码”赋码工作,完成赋码人。开展“1+3+N”的数智防洪减灾系统建设(1即水管理平台的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建设,3即区级水利的跨部门数据资源系统、数智指挥系统和智算系统,N即在此基础上的多跨应用场景建设),实现气象预报、防洪预警、灾害分析和处置、综合指挥调度等功能一体化。初步考虑开发滨水休闲水位、水情预报、农业受灾保险和危险区外来人员闯入识别预警等应用场景,实现多部门数据共享、工作联动,预警信息直达老百姓,构建数字化管理闭环体系。
针对防汛关键环节,富阳构建集数字驾驶舱、水情预报预警、灾害分析和处置、指挥调度、汛期工作管理于一体的小流域山洪预警及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实现定期巡查、隐患排查、设施检查等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和考核留痕。如水情预报预警模块,通过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上传,完成相关信息一键生成、自动发送,显著提高信息报送效率。目前,该系统已完成系统页面展示,并申报省级揭榜挂帅项目。
编辑骆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