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杭州银湖科技城,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城市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厚。途经银湖科技城科创西路,其中一幢大厦格外引人注意,不同于一般建筑的方正和棱角分明,这幢大厦主体呈弧度,远看就像一个竖起的“大拇指”。“这是富阳缙云‘消薄飞地’项目——杭州缙云大厦。”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投用后,将为缙云县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每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五六万元,为1.5万名低收入群众每年增收万元。奏响“山海协作工程”共富乐章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之一。富阳区和缙云县自年“山海协作”结对以来,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注重造血功能培育,高水平建设一批绿色产业发展平台和项目,深耕细作持续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年5月24日,为深化两地“山海协作”工程,富阳和缙云签署共建“消薄飞地”合作协议,借鉴其他地区成功做法,积极推进富阳缙云“消薄飞地”——杭州缙云大厦项目建设。山海协作,需要协作方发挥各自所长,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杭州缙云大厦项目自年5月9日开工以来,富阳全区各职能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同步推进用地手续审批、规划方案审批、设计方案论证等工作,整个审批环节缩短近40天。项目建设过程中,缙云县专门选派干部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化解两地奔波对接难题,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平地起高楼。如今,这个独树一帜的“大拇指”已挺立在银湖科技城,其独特的造型更是暗合缙云当地名山“仙都峰”——这既是通过这个“大拇指”点赞富阳与缙云之间浓浓的山海情,更是期待未来在这片“飞地”上缙云“消薄”事业能获得长足进步。变“输血”为“造血”,“消薄”自有良方位于杭州银湖科技城的这座大厦又如何为百公里之外的缙云县增收?这就要得益于富阳、缙云两地“三供三保”的合作模式,实现“造血型”消薄。由缙云县负责供土地指标、供资金投入、供人员管理;由富阳区负责保落地、保招商、保收益,为项目解决三年建设期万元——万元的融资成本。项目建成后,第一个五年采取包租固定回报方式,每年按照保底收益不低于总投资的10%获取收益;五年培育成熟后,交由缙云县经营管理,收益采用租金收入加税收分成,富阳区将相关税收的本地留成部分%支付于缙云县,全力支持该县个薄弱村增强“造血”能力。目前,杭州缙云大厦已进入招商阶段,根据两地实际情况,双方讨论协商后决定围绕数字新零售、生物技术、科技+文创三大产业进行靶向招商。据悉,目前银湖科技城已初步形成了以西谷系、润歌系等为核心的数字新零售产业,招引服务商和品牌商的落地,能够在银湖范围内形成生态闭环。此外,双方瞄准“生物+信息”赛道,聚焦IVD(体外诊断)产业,开发区招商服务局工作人员表示,“体外诊断产业占地小、污染少、产值高、市场广,更适合区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大厦还将充分利用银湖环境优美、人文内涵深厚的特点打造文创产业,引进带文化产业的科技公司,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