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5日举行的“深化十个多一点助民纾困解难题”富阳环山乡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暨“浙江生态日”主题活动现场,第研究所瑞利超声科技有限公司*支部向环山乡*府捐赠盏智慧路灯,由此启动降碳“百千万”计划,即为百姓点亮百盏灯、降排千克碳、照亮万人路。
市生态环境局富阳分局在活动现场发放环保宣传资料,并举办“浙江生态日”摄影、征文展,展示富阳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同时,环山乡*委与研究所*委签订*建共建协议,颁发城乡捆绑组团单位“昼访夜谈”问题领办单。这是环山乡近年来以“*建红”助力“生态绿”,促进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建+拆腾,拓展转型发展空间
环山乡*委、*府牢固树立“以*建工作统领转型发展,以转型发展实绩展现*建实效”的理念,推进*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融合发展,为打赢转型攻坚战提供了组织和队伍保障。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该乡一直以铜工业为主导产业,但因铜工业特别是小冶炼业存在工艺粗放、设备简陋、治污设施滞后等问题,年,该乡在生态环境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员带头、定区定岗、包户连片等工作机制,推进铜工业企业大整治。
“回想起当年*府对低小散炼铜企业进行大规模整治,我仍记忆犹新,说实话,当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怨言,毕竟是一家人的生计,但是我知道,我是*员我就要冲在前面,只有把生态保护好了,才有后人无尽的发展。”*员方*立说。
在大规模整治过程中,环山乡对辖区内企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员的先行示范、干部的以身作则,形成了“*员干部带头干、普通群众跟着干”的全民动员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该乡全面整治低小散企业余家,腾出近亩产业空间,为高质量发展奠定空间基础。铜工业功能区也从乡级功能区升级为区级功能区,由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场口新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招引、统一建设。
*建+整改,擦亮生态底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环山乡*委书记汪如新经常用这句话强调基层*组织的重要性。
在全力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各项整改任务中,环山乡坚持“一把手”负责制,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特别是根据中央环保督察提出的涉林垦造耕地问题,由乡*委书记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用时天左右完成环山林场亩生态修复,以及85亩垦造水田项目收尾工作,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农业景观。省委常委、副省长徐文光曾带队督查整改情况,并对整改情况表示肯定。
“乡里对环保问题整改很重视,都是由书记亲自负责,到了村一级,我们也不能弱!”诸佳坞村书记陈如明说。他带着村干部、村里的*员保质保量完成了完成诸佳坞村南溪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对于乡里的河道管理,该乡持续开展“*旗红流溪清、*员治水在行动”主题活动,开创“*建引领+*员带头+全民参与”治水护水新模式。同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河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形成部门、乡、村三级联动,目标责任、问题导向、分级联动、纪委督促的工作新局面。促使全乡河道溪流水质不断优化,剡溪环山断面水质长期保持二类水质。
*建+服务,激活发展细胞
“中埠码头公园建好了,但村里到公园有一段路没有路灯,我们想去散步走过去太黑不方便。”“狮子山公园的登山道有些路灯不够亮,需要增加。”……这是环山乡*员干部在“昼访夜谈”活动中收集到的问题。了解情况后,经多方对接,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捐赠智慧路灯的故事。
“一盏风光互补智慧路灯一年可节约度,相当于每年可节约.4千克标准煤,减少碳排放千克碳。捐赠路灯也是我们践行低碳环保理念、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之一。”第研究所副所长蔡其文说。
“我相信,路灯安装后,不仅能改善我乡各行*村公共场所的照明条件,极大地改善村容村貌,丰富村民傍晚的文化生活,更能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环山乡在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环山乡*委副书记、乡长倪运琰表示。
近年来,环山乡将“*建+服务”模式融入中心工作,以“中央调查组在富阳”工作精神为指引,以“昼访夜谈”调查研究活动为载体,提炼出以“多一点情感、多一点学习、多一点宣讲、多一点谋划、多一点干事、多一点坚持、多一点主意、多一点管理、多一点担当、多一点自律”为主要内容的《环山乡新时代干部“十个多一点”工作守则》,逐渐形成了“*建引领助推中心工作,工作实绩检验*建成效”的工作格局。
接下来,环山乡将发挥各村“环小牛”理事会作用,努力形成为民“理事、理账、理财”的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